[發明專利]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的器具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67525.6 | 申請日: | 2018-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2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關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關會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嚴生 |
| 地址: | 657300 云南省昭***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體 針尖部 針桿 皮膚 凹口 挑針 腰頸 針挑 治療 單獨使用 失敗幾率 醫療器具 針尾部 刀片 固連 滑脫 剪斷 腕部 垂直 穿過 重復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的器具及使用方法,該器具包括針體,靠近針尖部的針體上開設有挑針槽,靠近針尾部的針體呈扁平凹口;該器具使用方法包括:如不需要使用調節針桿,則手持針體的扁平凹口,將針尖部穿過腰、頸、肩的發病皮膚,直至病根根絲進入到挑針槽內;S2:然后通過腕部用力將針尖部垂直于發病皮膚挑起,刀片從其根部剪斷即可;S3:如需使用調節針桿,將其與連接部固連,重復上述S1、S2步驟。本發明,在挑起過程中可大大降低病根根絲的滑脫造成的治療失敗幾率,針體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病人發病皮膚所處不同處連接調節針桿,二者配合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的器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腰頸腰椎病是指腰頸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致脊髓、神經及血管損害而表現出的相應癥狀和體征。是老年人常見病之一。治療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目前,在治療上,醫院設備齊全,給這些病人檢查得很準,可是需要配合藥物治療,只能當時起作用,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的器具及使用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的器具,包括針體,靠近針尖部的針體上開設有挑針槽,靠近針尾部的針體呈扁平凹口。
優選的,所述針體的針尾部設有一體化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連接有調節針桿,位于連接部正下方的針體設有針鼻。
優選的,所述挑針槽為針體上開設的若干組等距間隔的環形斜槽。
優選的,所述挑針槽為沿著針體圓周表面開設的若干組等距間隔的環形槽。
優選的,所述扁平凹口內開設有防滑紋。
優選的,所述調節針桿一端為平直部,一端為彎曲部,該平直部與連接部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環形斜槽槽口朝向針體的針尾部,該環形斜槽為劣弧槽,均勻分布在針體的圓周表面上,環形斜槽底部與針體之間的夾角為60°~75°。
優選的,相鄰兩組環形槽之間的間距為0.5mm~2mm。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針挑法治療腰頸肩病癥器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如不需要使用調節針桿,則手持針體的扁平凹口,將針尖部穿過腰、頸、肩的發病皮膚,直至病根根絲進入到挑針槽內;
S2:然后通過手指用力,將針尖部將發病皮膚下的病根根絲挑起,用消毒刀片將病根根絲割斷即可;
S3:如需使用調節針桿,將其與連接部固連,手持調節針桿的彎曲部,將針尖部穿過腰、頸、肩的發病皮膚,直至病根根絲進入到挑針槽內,重復上述S2步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針體上開設扁平凹口,一方面是便于醫生手指捏取針體,另一方面是在醫生拿捏進行穿刺工作時,避免在針體穿刺病變部位的皮膚因阻力作用發生打滑現象,進而避免了針體反向刺傷拿捏的手指;針尖部在病人痛根的皮膚挑破,穿刺到發病的病根根絲,病根根絲處于挑針槽內,醫生在挑起針尖部時,可以防止病根根絲由針尖部脫落而造成的治療失敗,可大大減少病根根絲在挑起過程中發生斷裂的幾率,使用調節針桿的彎曲部可以改變針體的針尖部刺入病人發病皮膚的角度,適應針尖部可以無障礙的刺入病根根絲,方便醫生根據皮膚內病根根絲所處角度對其進行挑起治療;針體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根據病人發病皮膚所處不同處連接調節針桿,二者配合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關會,未經高關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75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孔腹腔鏡操作套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微創腔鏡手術中的膜體鋪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