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筒開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64980.0 | 申請日: | 2018-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25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姚文斌;姚瑤;張蔚;俞偉鵬;林茂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1B1/10 | 分類號: | D01B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京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曉琴 |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筒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竹筒開纖裝置,包括錐模與管套,所述管套開設有能容納竹筒的通道,所述管套的下端設有能卡住竹筒的限位環,所述錐模能穿過所述通道與所述限位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竹筒開纖裝置設計巧妙,制作簡單,竹筒放入管套中,錐模向下擠壓竹筒,竹筒裂解成纖,快速有效地將軟化處理后的竹筒整段制備成優質定長的竹纖維,實現竹筒均勻成纖,大幅度節省了竹纖維的生產時間,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材開纖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竹筒開纖裝置。
【背景技術】
竹纖維是從竹子中提取的,通過一系列機械方法制備的天然綠色纖維產品。竹纖維具有天然抗菌性、優良的透氣性、獨特的回彈性、瞬間吸水性和防縮水性及較強的縱向和橫向強度等優良特性,集天然纖維與人造纖維的優點于一體,是一種環保性纖維。
現有技術中對竹材的軟化去隔處理,首先選用0.5-2.5年生的新鮮竹材,比如,慈竹、綠竹、青皮竹、毛竹等,再將竹材依據外徑的粗細不同和是否帶有明顯缺陷進行分類,缺陷主要包括過度彎曲、折斷等;選取外徑區間相似的筆直度好的竹材進行去竹隔處理,即打通整個竹材中的各個竹隔。再將整竹進行蒸煮、火烤或堿液水浴等軟化處理。
目前工業上獲取竹纖維較為成熟的方式包括碾壓法和梳解法。碾壓法主要通過碾壓方式處理軟化后的竹材,使竹材產生龜裂,使纖維剝離成纖。該方法由于碾壓力不能很好契合不同規格的竹材,導致竹材產生的裂紋分布不均勻,影響粗纖的獲取率;而梳解法通常采用機械梳針滾輪將經過軟化的竹片梳解成粗竹纖維,該方法對竹纖維的性能損傷較大。以上方法加工出的竹纖維長短不一,粗細不勻,纖維獲得率低,纖維損傷強度較高。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設備存在的缺陷,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竹筒開纖裝置,竹筒放入管套中,錐模向下擠壓竹筒,竹筒裂解成纖,從機具臺的通孔收集竹纖維,竹筒均勻成纖,操作方便快捷。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竹筒開纖裝置,包括錐模與管套,所述管套開設有能容納竹筒的通道,所述管套的下端設有能卡住竹筒的限位環,所述錐模能穿過所述通道與所述限位環。
進一步地,還包括機具臺,所述機具臺開設有通孔,所述管套固定連接于所述機具臺,所述錐模還能穿過所述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環設有倒角。
進一步地,所述錐模包括連接部與錐狀部,所述連接部與錐狀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錐狀部的另一端成錐角,所述錐狀部具有分段式的梯度面。
進一步地,所述錐狀部的長度大于所述竹筒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錐狀部的表面設有第一螺紋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紋線與所述錐狀部是一體的。
進一步地,所述管套的內壁設有第二螺紋線。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紋線與所述管套是一體的。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的竹筒開纖裝置設計巧妙,制作簡單,竹筒放入管套中,錐模向下擠壓竹筒,竹筒裂解成纖,快速有效地將軟化處理后的竹筒整段制備成優質定長的竹纖維,實現竹筒均勻成纖,大幅度節省了竹纖維的生產時間,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竹筒開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竹筒開纖裝置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竹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錐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管套的結構示意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未經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49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核酸檢測芯片
- 下一篇:用于櫛成機中的剝取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