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方法以及計算機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61640.2 | 申請日: | 2018-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1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義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中控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偉;馮小梅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存 緩存 緩存數據 指示器 數據緩存系統 計算機終端 地址信息 存儲 存儲地址信息 緩存管理單元 數據存儲請求 持久化存儲 存儲緩存 對象復制 高效管理 緩存地址 進程共享 垃圾回收 虛擬機 重啟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方法以及計算機終端。該系統包括緩存,緩存包括堆內內存和堆外內存。堆內內存用于存儲key值和堆外內存指示器,key值和堆外內存指示器相對應;堆外內存用于存儲待緩存數據。緩存管理單元,根據待緩存數據及數據存儲請求生成相互對應的key值和緩存地址信息,緩存地址信息為待緩存數據在堆外內存的存儲地址信息;堆外內存指示器,用于存儲緩存地址信息。通過實施本發明,實現對緩存的同一高效管理,減少垃圾回收時間;實現進程共享,較少虛擬機間的對象復制;并可實現持久化存儲的快速重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JAVA平臺數據管理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JAVA 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方法以及計算機終端。
背景技術
大量數據流動是web應用性能問題常見的原因,而緩存被廣泛的用于優化數據庫應用。目前很多基于JAVA的應用程序在數據的操作過程中對數據庫的依賴性比較強,數據量較大的訪問對數據庫響應速度以及并發數量都有較大的瓶頸。而將數據緩存后,應用程序在數據訪問過程中將不在完全依賴數據庫,直接通過緩存數據進行數據操作,與數據庫交互部分依托于數據緩存系統進行處理。
目前數據緩存的方法很多,但是使用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應用系統時,對大數據量的訪問如果緩存數據不完整,或者緩存數據層級關系不當,將導致數據顯示不完整以及數據返回性能瓶頸,影響用戶使用,無法提供滿意的用戶體驗。數據緩存對數據庫的依賴無法做到統一有效的管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數據緩存對數據庫的依賴無法做到統一有效的管理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方法以及計算機終端。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包括:
緩存,所述緩存包括堆內內存和堆外內存;
緩存管理單元,根據待緩存數據及數據存儲請求生成相互對應的key值和緩存地址信息,所述緩存地址信息為所述待緩存數據在所述堆外內存的存儲地址信息;
堆外內存指示器,用于存儲所述緩存地址信息;
所述堆內內存,用于存儲所述key值和堆外內存指示器;所述key值和堆外內存指示器相對應;
所述堆外內存,用于存儲所述待緩存數據。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系統,所述緩存管理單元,還用于使用LRU算法結合設置的預設緩存時間來清理使用的緩存,以及
通過配置所述堆外內存映射到存儲介質上的預設文件進行緩存數據的持久化操作;
所述堆外內存緩沖區還用于申請所述堆外內存的存儲空間和存儲位置,管理所述堆外內存指示器,以及
在所述堆外內存中序列化批量JAVA對象。
另,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方法,應用于緩存管理,所述緩存包括堆內內存和堆外內存,所述方法包括數據緩存過程:
S1、接收待緩存數據及數據存儲請求;
S2、緩存管理單元根據所述待緩存數據及數據存儲請求生成相互對應的 key值和緩存地址信息,所述緩存地址信息為所述待緩存數據在所述堆外內存的存儲地址信息;
S3、所述key值存儲在所述堆內內存中,所述緩存地址信息存儲在所述堆內內存的堆外內存指示器中,所述key值和堆外內存指示器相對應;
S4、所述待緩存數據根據所述緩存地址信息存儲在所述堆外內存中。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用于JAVA平臺的數據緩存方法,還包括緩存數據讀取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中控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中控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616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