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聚吡咯加固次數調控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形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41569.1 | 申請日: | 2018-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12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魯從華;楊成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7/04 | 分類號: | C08J7/04;C08J7/00;C08L83/04;C08G73/02;C08G7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一同創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31 | 代理人: | 李麗萍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區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苯胺 聚吡咯 聚吡咯薄膜 制備 形貌 表面圖案 制備過程 過硫酸鉀溶液 鹽酸溶液處理 表面圖案化 蒸餾水沖洗 表面沉積 可控性 調控 耗材 基底 吡咯 薄膜 飽和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聚吡咯加固次數調控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形貌的方法。其制備過程包括:首先制備柔性PDMS作為基底,然后在其表面沉積一定厚度的聚苯胺/PDMS薄膜,隨后,先用飽和的過硫酸鉀溶液處理該聚苯胺/PDMS薄膜3s,再用濃度為0.1mol/L的吡咯鹽酸溶液處理2min,利用聚吡咯對聚苯胺/PDMS薄膜結構進行加固,得到穩定的聚苯胺/聚吡咯表面圖案,反復n次聚吡咯加固循環,最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干燥,得到具有表面圖案化的聚苯胺/聚吡咯薄膜。本發明中,通過調整聚吡咯加固循環次數,制備出具有不同表面圖案的PANI/PPy薄膜,本發明方法克服了之前制備過程復雜,過程可控性差的缺點,從而避免了復雜繁瑣的操作步驟,較長的制備時間與高昂的設備以及實驗耗材的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調控聚合物薄膜表面形貌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聚吡咯加固次數調控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形貌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具有表面圖案化聚苯胺薄膜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且也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如超疏水材料及柔性電子器件等。傳統制備具有表面圖案化PANI的方法由于成本較高,操作復雜,嚴重限制了它的應用前景。近年來,通過在柔性基底上原位自起皺,再用PPy加固得到具有穩定的表面圖案的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因其操作簡便且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一種基于聚吡咯加固次數調控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形貌的方法。本發明選用PDMS作為基底,然后在其表面沉積一定厚度的聚苯胺(PANI)薄膜,隨后在PANI上生長聚吡咯(PPy),最后通過水洗干燥可得到具有表面圖案化的PANI/PPy薄膜,本發明通過調整聚吡咯加固循環次數成功實現了調控PANI/PPy薄膜表面形貌的方法,從而避免了復雜繁瑣的操作步驟,較長的制備時間與高昂的設備以及實驗耗材的損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聚吡咯加固次數調控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形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PDMS預聚體與交聯劑按照質量比為40:1混合后,離心攪拌形成均勻的混合物;
步驟二:將PDMS預聚體與交聯劑的混合物進行真空脫氣處理1h后倒入方形培養皿中,并使之在培養皿中均勻地分布;
步驟三:將倒入容器中的預聚體與交聯劑的混合物進行真空脫氣處理30min-60min,后放入烘箱中,在70℃下加熱固化4h;
步驟四:按照濃度為0.2mol/L將吡咯單體溶解在鹽酸中,超聲混勻得到溶液A,按照濃度為0.2mol/L將過硫酸銨溶解在鹽酸中,超聲混勻得到溶液B;
步驟五:將步驟四制得的溶液A轉移至盛放有PDMS基底的培養皿中,然后加入步驟四制得的溶液B,其中,溶液A與溶液B的體積比為1:1,均勻混合后放入溫度為2~5℃的冰箱內反應30min;
步驟六:反應結束后從冰箱中取出培養皿,倒去殘余液體,并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得到聚苯胺/PDMS薄膜;
步驟七:先用飽和的過硫酸鉀溶液處理聚苯胺/PDMS薄膜3s,再用濃度為0.1mol/L的吡咯鹽酸溶液處理2min,此為一個聚吡咯加固循環,反復n次聚吡咯加固循環,n=4~12,最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干燥,得到具有表面圖案化的聚苯胺/聚吡咯薄膜。
本發明的步驟七中,通過聚吡咯加固次數,從而得到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聚苯胺/聚吡咯薄膜,聚吡咯加固循環次數越多,所得到的聚苯胺/聚吡咯薄膜圖案的振幅越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方法中,通過簡單的改變PPy加固循環次數,即可制備出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PANI/PPy薄膜,具有簡單、快捷、重復性好等特點,避免了制備過程復雜、設備昂貴、效率低等缺點,在表面疏水材料,微電路的構筑等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415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