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施工臨邊防護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733110.7 | 申請日: | 2018-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56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玉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市霍普思機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32 | 分類號: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諾衣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護欄體 承載裝置 防護裝置 減震裝置 邊柱 臨邊防護裝置 減震 裝配式建筑 固定柱 外墻板 螺柱 外墻 固定螺桿 減震彈簧 螺柱螺紋 人員傷亡 水平橫柱 一體制成 有效減少 固定環(huán) 連接桿 上桿 豎直 下桿 施工 承載 側面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施工臨邊防護裝置,包括防護欄體、承載裝置和減震裝置,所述防護欄體包括兩根豎直的邊柱,邊柱之間設有若干的水平橫柱,防護欄體底部通過承載裝置承載,所述承載裝置包括螺柱、固定柱和連接桿,所述螺柱與固定柱一體制成,螺柱螺紋固定在外墻的側面上,外墻與防護欄體的邊柱之間設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包括固定螺桿、減震上桿、減震下桿、減震彈簧和固定環(huán),本發(fā)明通過安裝防護裝置,能夠有效減少人員傷亡,通過改變防護裝置的結構,能夠有效的減緩撞擊對防護裝置的損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建筑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施工臨邊防護裝置。
背景技術
預制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建設周期短、大量節(jié)約人工及資源、同時很大程度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裝配式建筑已經(jīng)成為目前建筑發(fā)展的方向。裝配式建筑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其建筑主體部位由工廠預制生產(chǎn),形成預制部品部件,然后運至施工現(xiàn)場進行裝配施工。很多裝配式建筑由于外形不夠規(guī)整,或者外墻為非承重填充結構,裝配式建筑施工用的外掛架不宜搭設,外掛架不宜搭設的部位易發(fā)生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因此,為避免上述狀況的發(fā)生,需要在裝配式建筑的臨邊位置設置防護裝置,但是,現(xiàn)行的防護裝置缺乏有效緩沖減震的作用,易造成防護裝置的損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施工臨邊防護裝置,種裝配式建筑外墻板施工臨邊防護裝置,包括防護欄體、承載裝置和減震裝置,所述防護欄體包括兩根豎直的邊柱,邊柱之間設有若干的水平橫柱,水平橫柱的兩端分別焊接在邊柱的相對側面上,防護欄體底部通過承載裝置承載,所述承載裝置包括螺柱、固定柱和連接桿,所述螺柱與固定柱一體制成,螺柱螺紋固定在外墻的側面上,固定柱有兩個且呈前后間隔分布,固定柱之間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固定柱上,防護欄體底部套在連接桿上且在連接處設有軸承,因此,防護欄體可在連接桿上轉動,外墻與防護欄體的邊柱之間設有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包括固定螺桿、減震上桿、減震下桿、減震彈簧和固定環(huán),所述螺桿與減震下桿的外底部焊接,螺桿用于將減震裝置螺紋固定在外墻上,減震下桿內(nèi)套結有減震上桿,減震上桿的底部與減震下桿內(nèi)底部之間設有減震彈簧,減震彈簧一端焊接在減震下桿內(nèi)底部,另一端焊接在減震上桿外底部,減震上桿的頂部焊接有固定環(huán),固定環(huán)套結固定在邊柱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減震裝置至少不少于兩個。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護欄體、承載裝置和減震裝置的材質(zhì)合金材質(zhì)。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護欄體與外墻頂部側邊交接處膠粘設有柔性墊,防止兩者碰撞產(chǎn)生損傷。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護欄體底部套在連接桿上且在連接處設有軸承。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安裝防護裝置,能夠有效減少人員傷亡,通過改變防護裝置的結構,能夠有效的減緩撞擊對防護裝置的損壞。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圖正視圖;
圖3是承載裝置側面圖結構圖
圖4是減震裝置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市霍普思機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太倉市霍普思機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331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