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33090.3 | 申請日: | 2018-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71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史恩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G73/10;C08K3/38;C08K3/22;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黃少波;奚華保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熱 聚酰亞胺 薄膜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稠環二胺和稠環二酐按摩爾比1:0.995?1.005,在氮氣環境下置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進行反應,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納米導熱填料,利用超聲分散儀將其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其中納米導熱填料占稠環二胺和稠環二酐總量的5%?20wt%;將混合溶液在鏡面鋼板上涂布,干燥、剝離得到凝膠膜;將凝膠膜四周固定在金屬框架上,放入亞胺化爐內進行亞胺化,即得到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本發明所制得的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導熱系數高達1.8~6.0W?m?1k?1,同時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等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薄膜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酰亞胺薄膜是一種性能最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同時還具備卓越的耐熱性能和力學性能,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柔性印刷電路基材、微電子集成電路和特種電器等領域。
隨著各類電子產品越來越趨于小型化,微電子處于高速化運行和高密度狀態下,導致集成電路和電子元器件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無法及時進行疏導,就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正常運行,甚至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然而,普通聚酰亞胺薄膜的導熱系數僅為0.16W·m-1k-1,限制了其在微電子領域的應用。
現有公開了多種提高聚酰亞胺薄膜導熱系數的技術方法,大多數是通過向聚酰胺酸中添加導熱填料,在體系中形成導熱網鏈實現的。但是,導熱網鏈的形成意味著要添加大量的導熱填料,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力學性能下降的問題。目前,在保持聚酰亞胺薄膜力學性能的基礎上提高其導熱系數,是學術界和工業界亟待解決的一個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以制備得到具有高導熱系數、高強度、高模量性能的聚酰亞胺薄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氮氣環境下將稠環二胺溶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再將稠環二酐分批加入到稠環二胺溶液中反應后,得到聚酰胺酸溶液,所述稠環二胺與稠環二酐的摩爾比為1:0.995-1.005;
S2、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納米導熱填料,并利用超聲分散儀分散均勻得到混合溶液,所述納米導熱填料占稠環二胺和稠環二酐總量的5-20wt%;
S3、將混合溶液在鏡面鋼板上涂布,經干燥、剝離后得到凝膠膜,將凝膠膜的周邊固定在金屬框架上,放入亞胺化爐內進行亞胺化后,得到高導熱稠環聚酰亞胺薄膜。
進一步,所述稠環二胺為1,4-二氨基萘、1,5-二氨基萘和2,6-二氨基蒽醌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稠環二酐為1,4,5,8-萘四甲酸二酐和二萘嵌苯-3,4,9,10-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種或兩種;
進一步,所述非質子極性溶劑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進一步,所述S1中的反應溫度為15-25℃,所述稠環二酐分三個批次加入,且第一批次加入的稠環二酐的摩爾量等于稠環二胺的總摩爾量的90%,第三批次加入的稠環二酐的摩爾量小于等于稠環二胺的總摩爾量的1%;每批次加入稠環二酐后的反應時間為30min。
進一步,所述S1中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的固含量為15-20wt%,粘度為1000-2200泊。
進一步,所述納米導熱填料為納米氮化硼、納米氧化鎂、納米氧化鋁中的一種,納米導熱填料的平均粒徑為30nm。
進一步,所述S3中的干燥溫度為140-180℃,干燥時間為10-20min;亞胺化溫度為400-450℃,亞胺化時間為3-5min。
本發明優點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風塑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330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