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31421.X | 申請日: | 2013-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71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柴崎洋志;茂木貴幸;板垣肇;砂川淳;備前嘉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2D11/06 | 分類號: | B22D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晶態合金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從具有供合金熔液流通的熔液流路的、且該熔液流路的一端為矩形的開口部的熔液噴嘴的該開口部向旋轉的冷卻輥的表面噴出上述合金熔液,而制造非晶態合金薄帶,上述熔液流路的壁面中的、與上述合金熔液的流通方向和上述開口部的短邊方向平行的面(t)的最大高度Rz(t)為10.5μm以下。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380014124.9(PCT/JP2013/056354)、申請日為2013年03月07日、發明名稱為非晶態合金薄帶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用于制造磁心、磁屏蔽材料等所使用的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公知有液體急冷法。在液體急冷法中,具有單輥法(例如,參照專利第3494371號公報)、雙輥法(例如,參照日本特開平3-18459號公報)、離心法等,但是若從生產率、維護性出發考慮,則優選從熔液噴嘴向旋轉的一個冷卻輥的表面供給合金熔液并使其急冷凝固從而獲得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單輥法。
在單輥法中,一邊以冷卻輥表面和熔液噴嘴形成合金熔液的熔液積存(也稱作“漿狀物,日文:パドル”),一邊制造薄帶,由此,能夠恰當地制作寬幅的薄帶。
發明內容
但是,例如,在利用單輥法制造成的非晶態合金薄帶中,薄帶的寬度方向端部并未形成光滑的形狀,該端部具有形成為呈鋸狀地起毛的形狀的傾向(例如,參照圖5)。在本發明中,將該呈鋸狀地起毛的形狀所含有的突出部分的一根(相當于鋸的一根齒的部分)稱作“毛刺”(feather)。由于非晶態合金薄帶具有易于因熱處理而脆化的傾向,因此若在寬度方向端部產生有毛刺(特別是沿薄帶的長度方向測量到的長度為1mm以上的毛刺),則毛刺的脫落有時會成為問題。若毛刺脫落,則在將非晶態合金薄帶作為例如變壓器等的磁心使用時,脫落了的毛刺引發電短路,從而磁心的損失增大,在最壞的情況下,還會導致變壓器損傷。
關于上述毛刺的脫落這樣的問題,現狀是:通過層疊非晶態合金薄帶來制作磁心,接著,在進行了熱處理之后,以不使上述毛刺脫落的方式慎重地以環氧樹脂等覆蓋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寬度方向端部,從而抑制作為后期工序的變壓器組裝工序等中的毛刺的脫落。
然而,作為抑制毛刺的脫落的方法,謀求一種抑制毛刺產生本身這樣的更加根本的方法。
因而,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抑制薄帶的寬度方向端部上的毛刺的產生而能夠抑制熱處理后的毛刺的脫落的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另外,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熱處理后的毛刺的脫落的非晶態合金薄帶。
用于解決上述課題的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1>一種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從具有供合金熔液流通的熔液流路的、且該熔液流路的一端為矩形的開口部的熔液噴嘴的該開口部向旋轉的冷卻輥的表面噴出上述合金熔液,而制造非晶態合金薄帶,上述熔液流路的壁面中的、與上述合金熔液的流通方向和上述開口部的短邊方向平行的面t的最大高度Rz(t)為10.5μm以下。
<2>根據<1>所記載的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制造上述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工序為向以圓周速度10m/s~40m/s旋轉的上述冷卻輥的表面噴出上述合金熔液。
<3>根據<1>或<2>所記載的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制造方法,在制造上述非晶態合金薄帶的工序中,以10kPa~30kPa的噴出壓力噴出上述合金熔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314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銅加工冷水水壓自動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非晶合金溶液澆注快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