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25271.1 | 申請日: | 2018-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8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瞿曉密;朱云燕;姜乾英;朱培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市中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9/02 | 分類號: | A61H39/02;C09D163/00;C09D127/18;C09D7/61;C09D7/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 地址: | 226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筒 穴位測量 探測棒 固定板 螺桿 凸塊 凸透鏡 技術方案要點 測量定位 滑移連接 螺紋連接 棒結構 刻度線 外周壁 握持部 穴位 外部 槽口 內嵌 轉動 穿過 伸出 指針 | ||
1.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包括管筒(1)以及滑移連接在所述管筒(1)內部的探測棒(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棒(2)的端部固定有兩個凸塊(21),所述管筒(1)上開設有兩個供凸塊(21)穿過槽口(11),兩個所述的凸塊(21)之間在管筒(1)的外部共同固定有固定板(210),所述管筒(1)的外周壁上設置有刻度線(12),所述固定板(210)內嵌設固定由凸透鏡(211),所述固定板(210)上固定有指針(212),所述管筒(1)內部還螺紋連接有螺桿(13),所述螺桿(13)的一端轉動在探測棒(2)內部,所述螺桿(13)的另一端伸出到管筒(1)外部,所述管筒(1)在遠離探測棒(2)的一端還設置有握持部(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3)包括凸環(31)、固定桿(32)、圓桿(33)、支桿(34)以及第一鎖緊螺母(35),所述凸環(31)固定在管筒(1)端部的外緣,所述固定桿(32)鉸接在凸環(31)上,所述圓桿(33)滑移連接在固定桿(32)內,所述固定桿(32)內開設有供圓桿(33)滑移的滑槽(320),所述支桿(34)固定在圓桿(33)上,所述固定桿(32)上開設有供支桿(34)穿過的空槽(321),所述第一鎖緊螺母(35)螺紋連接在支桿(34)外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環(31)在靠近固定桿(32)的一面固定有擋板(310),所述擋板(310)上固定有第一磁性塊(3101),所述固定桿(32)在靠近第一磁性塊(3101)的一面上固定有與第一磁性塊(3101)相互吸附的第二磁性塊(32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1)外壁上固定有環塊(4),所述環塊(4)上開設有供固定桿(32)轉動放置的凹槽(41),所述環塊(4)上開設有滑移槽(42),所述滑移槽(42)內滑移連接有擋塊(43),所述擋塊(43)和滑移槽(42)槽底之間連接有彈簧(44),所述擋塊(43)上固定有拉桿(431),所述環塊(4)上開設有供拉桿(431)穿過的腰型槽(4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431)的外部螺紋連接有第二鎖緊螺母(4310),所述第二鎖緊螺母(4310)和環塊(4)之間設置有彈簧墊圈(43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穴位測量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0)內插接有遮陽板(2102),所述固定板(210)上開設有供遮陽板(2102)滑移的插槽(2101),所述遮陽板(2102)上固定有兩個燕尾塊(2103),所述固定板(210)上開設有兩個紅燕尾塊(2103)滑移的燕尾槽(2104),所述遮陽板(2102)的端部還固定有限位板(21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市中醫院,未經南通市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2527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排毒埋線方法
- 下一篇:一種針灸穴位的智能輔助定位方法及智能輔助定位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