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型訓練方法、人體識別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23901.1 | 申請日: | 2018-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852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旭斌;王健;亢樂;劉澤宇;遲至真;張成月;文石磊;包英澤;陳明裕;丁二銳;劉霄;孫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4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子青;劉芳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 訓練 方法 人體 識別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模型訓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用于訓練人體識別模型的樣本圖像,所述人體識別模型包括數據層、多個第一卷積層、第一損失層,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卷積層中每個第一卷積層引出一個分支,所述分支包括多個第二卷積層和至少一個第二損失層;
在所述樣本圖像依次經過所述多個第一卷積層處理時,獲取所述多個第一卷積層中每個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
根據所述第一卷積層的下一個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以及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之后的所有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確定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
根據所述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以及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確定所述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
根據所述每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以及所述每個第一卷積層引出的分支中與所述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檢測所述樣本圖像中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其中,每個分支檢測出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與所述分支中與所述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匹配;
根據檢測出的所述樣本圖像中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以及所述樣本圖像中標注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確定所述人體識別模型的參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距離所述數據層越近的第一卷積層引出的分支中與所述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越小;
距離所述數據層越遠的第一卷積層引出的分支中與所述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越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距離所述數據層越近的第一卷積層引出的分支用于檢測所述樣本圖像中越小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
距離所述數據層越遠的第一卷積層引出的分支用于檢測所述樣本圖像中越大的人體區域或人體部位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以及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確定所述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的大小,對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進行放大;
將所述第一卷積層輸出的第一特征圖和放大后的所述下一個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進行疊加得到所述第一卷積層對應的第二特征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包括多個第二損失層,所述多個第二損失層中每個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的大小在同一預設范圍內,且所述多個第二損失層中每個第二損失層連接的第二卷積層對應的預設框的長寬比不同。
6.一種人體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據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訓練得到的人體識別模型,對待檢測圖像中的人體區域和/或人體部位區域進行識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未經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239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面部識別演示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基于3D攝像機的行為采集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