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12998.6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579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倪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01203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影 物鏡 偏振 測量方法 | ||
1.一種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沿光路傳播方向依次設置第一偏振片(P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Q1)、第一會聚透鏡(L1)、投影物鏡(PO)、第二會聚透鏡(L2)、第二四分之一波片(Q2)、第二偏振片(P2)及光強測量裝置(IS);
S2:建立旋轉角組集合,所述旋轉角組集合中的元素為由第一偏振片(P1)的旋轉角、第一四分之一波片(Q1)的旋轉角、第二偏振片(P2)的旋轉角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Q2)的旋轉角共同構成的旋轉角組集合,所述旋轉角組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旋轉角為偏振片的亮軸、波片的快軸與給定方向的夾角;
S3:在所述旋轉角組集合選取一元素,并按照選取的元素分別調節第一偏振片(P1)、第一四分之一波片(Q1)、第二四分之一波片(Q2)和第二偏振片(P2);
S4:所述光強測量裝置(IS)測得當前元素下的一組光強值;在未考慮所述第一會聚透鏡(L1)和所述第二會聚透鏡(L2)的瓊斯矩陣時,光強值采用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為光強值,Eout為出射光的能量,Eout=JP2·JQ2·JPO·JQ1·JP1·Ein;*表示共軛轉置;JP1為第一偏振片P1的瓊斯矩陣,JP2為第二偏振片P2的瓊斯矩陣,JQ1為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瓊斯矩陣,JQ2為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瓊斯矩陣;JPO為投影物鏡PO的瓊斯矩陣;波片和偏振片的瓊斯矩陣分別為和R為旋轉矩陣,α為對應波片或偏振片的旋轉角;Ein為入射光的能量;
S5:反復執行S3、S4至少16次,并將光強測量裝置(IS)測量獲得所有組光強值構建為一光強矩陣,將所有選取的元素構建為一λ函數矩陣,并計算投影物鏡(PO)的瓊斯矩陣;
構建所述λ函數矩陣的過程如下:
S50:定義D=JQ1·JP1·Ein;
S51:簡化公式(1)為:
S52:將公式(2)簡化為投影物鏡瓊斯矩陣元素及其復共軛乘積的一次函數:
S53:獲得λ函數矩陣中元素計算公式:λi,j,k,l=Ul·Mki·Dj,并計算λ函數矩陣中所有元素,以構建λ函數矩陣;
其中,U,M,D為簡化后的矩陣,分布用矩陣分別表示為U=[U1 U2],JP1為第一偏振片P1的瓊斯矩陣,JP2為第二偏振片P2的瓊斯矩陣,JQ1為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瓊斯矩陣,JQ2為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的瓊斯矩陣;Ein為入射光的能量;*表示共軛轉置;其中,i,j,k,l表示瓊斯矩陣中元素的下標,分別取值1或2;λ為每個瓊斯矩陣中元素及其復共軛乘積的系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S5中反復執行S3、S4的次數大于16次,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投影物鏡的瓊斯矩陣的近似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選取的元素中各個旋轉角的調整步長范圍為30~60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給定方向為X軸或Y軸方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物鏡偏振像差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會聚透鏡(L1)和所述第二會聚透鏡(L2)均為準直透鏡,且兩者具有不同的焦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1299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