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奧氏體系不銹鋼板及使用其的高彈性極限非磁性鋼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10608.1 | 申請日: | 2014-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543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松林弘泰;中村定幸;廣田龍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鐵不銹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58;C22C38/34;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5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劉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奧氏體 不銹鋼板 使用 彈性 極限 磁性 鋼材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奧氏體系不銹鋼板及使用其的高彈性極限非磁性鋼材的制造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獲得彈性極限應力高、韌性優異的高強度非磁性奧氏體系不銹鋼材的原料鋼板。奧氏體系不銹鋼板以質量%計,含有C:0.12%以下、Si:0.30~3.00%、Mn:2.0~9.0%、Ni:7.0~15.0%、Cr:11.0~20.0%、N:0.30%以下,還含有Mo:3.0%以下、V:1.0%以下、Nb:1.0%以下、Ti:1.0%以下、B:0.010%以下的1種以上,余部由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構成,且具有Ni當量的值為19.0以上的成分組成,將奧氏體平均結晶粒徑設為d(μm)時,d-1/2為0.40以上,具有賦予等效應變0.50以上的冷加工后的導磁率μ為1.0100以下的性質。
本發明是申請號為201480010753.9、申請日為2014年2月27日、發明名稱為“奧氏體系不銹鋼板及使用其的高彈性極限非磁性鋼材的制造方法”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適于利用磁性發揮功能的各種設備、裝置所使用的零件用的、即使實施嚴酷的加工也能維持非磁性的奧氏體系不銹鋼板、及原料中使用了該奧氏體系不銹鋼板的韌性優異的高彈性極限非磁性不銹鋼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SUS304為代表的奧氏體系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在退火狀態下呈現非磁性的奧氏體組織,所以作為非磁性鋼被用于各種設備、裝置。
但是,由于根據用途而要求強度,因此需要在實施冷加工而使其加工硬化的狀態下使用。在SUS304的情況下,由于奧氏體相準穩定,所以冷加工中誘發馬氏體的生成使其帶上磁性,不能作為非磁性鋼使用。作為高強度用非磁性鋼,有時還使用N含量高的SUS304N,但該鋼冷加工后的非磁性維持也不充分。
因此,高強度非磁性用途中一般使用奧氏體相更穩定的SUS316系的鋼種。該鋼種含有大量Mo。但是,雖然Mo對于耐腐蝕性發揮優異的效果,但對于強度、非磁性的貢獻度低。在重視高強度的用途時,即使是SUS316系鋼種,有時也難以維持非磁性。
近年來,因電子學領域的快速發展,作為各種設備、裝置使用的零件,呈現非磁性和高彈性極限的鋼板原料的需求日益提高。這種鋼板原料一般是對調質軋制材料實施沖孔加工、彎曲加工成形為零件形狀后,通過時效處理而謀求高強度化。因此,如果考慮大量生產中的生產性,則要求如下的材料:在調質軋制材料階段軟質且沖孔加工、彎曲加工的模具負擔小,通過之后的時效處理可以硬質化、高強度化,并且可以賦予高的彈性極限。
專利文獻1中,作為僅利用了加工硬化的非磁性鋼高強度鋼,公開了一種非磁性不銹鋼,其即使實施嚴酷的加工,也維持非磁性,且強度、耐腐蝕性優異。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彈簧特性優異的非磁性不銹鋼板。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一種沉淀硬化型的高強度非磁性不銹鋼。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61-26146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6-490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9839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即使對專利文獻1的鋼板實施通常的調質軋制及時效處理,也不一定能得到足夠滿意的時效硬化特性。另外,專利文獻2的鋼板雖然在調質軋制后通過進行時效處理得到了優異的彈簧特性,但在該技術中,調質軋制中的硬質化大,另外,對于時效硬化特性也沒有足夠滿意的水平。專利文獻3的鋼板因調質軋制產生的硬質化過甚,所以加工性差,不適于實施沖孔加工、彎曲加工而制造的零件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鐵不銹鋼株式會社,未經日鐵不銹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106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