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10458.4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091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章小進;曹光輝;周超;湯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造幣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11/00 | 分類號: | B41F11/00;B41F19/08;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安全 文件 生產 組合式 印刷機 | ||
1.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用于處理單張形式或連續卷筒紙形式的承印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進紙組(1)、柔印及光學透鏡模壓組(2)和凹版印刷組(3),所述柔印及光學透鏡模壓組(2)的上游設置所述進紙組(1),下游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組(3);
所述柔印及光學透鏡模壓組(2)包括柔印單元(21)、光學透鏡模壓單元(22)和多個干燥固化單元(23),所述光學透鏡模壓單元(22)的上游連接所述柔印單元(21),下游連接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
所述柔印單元(21)將柔印油墨圖案和光學透鏡涂料分別印刷到承印物的兩面,涂有光學透鏡涂料的一面形成光學透鏡涂層;
所述光學透鏡模壓單元(22)將所述光學透鏡涂層進行模壓和固化,形成光學微透鏡陣列;
多個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用于對所述柔印油墨圖案和所述光學微透鏡陣列的固化干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紙組(1)包括:進紙器(11)、輸紙板(12)和進紙滾筒(13),所述輸紙板(12)的一端連接所述進紙器(11),另一端連接所述進紙滾筒(13),且所述進紙滾筒(13)與所述柔印單元(2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印單元(21)包括第一柔印壓印滾筒(211)、第一供墨裝置(212)和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所述第一柔印壓印滾筒(211)的周圍圍繞有所述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和一個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所述第一供墨裝置(212)設置于所述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的一側,對所述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進行供墨;所述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的下游設置有一個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
所述柔印單元(21)還包括第二柔印壓印滾筒(214)和第二柔印印版滾筒(215),所述第二柔印壓印滾筒(214)和所述第二柔印印版滾筒(215)相匹配;所述第二柔印壓印滾筒(214)設置在所述第一柔印壓印滾筒(211)的下游,且所述第二柔印印版滾筒(214)的一側設置有所述第一供墨裝置(212),所述第一供墨裝置(212)給所述第二柔印印版滾筒(215)進行供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印壓印滾筒(211)和所述第二柔印壓印滾筒(214)為具有兩個壓印面的兩倍徑滾筒,所述第一柔印印版滾筒(213)和所述第二柔印印版滾筒(215)為單倍徑滾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透鏡模壓單元(22)包括:透鏡模壓滾筒(221)、壓輥(222)、第一傳遞滾筒(223)、第二傳遞滾筒(224)、第三傳遞滾筒(225)和多個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所述透鏡模壓滾筒(221)的周圍分布有所述壓輥(222)和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且所述壓輥(222)位于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的上游;
所述第一傳遞滾筒(223)設置在所述透鏡模壓滾筒(221)的下游,且周圍設置有一個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所述第二傳遞滾筒(224)設置在所述第一傳遞滾筒(223)的下游,所述第三傳遞滾筒(225)設置在所述第二傳遞滾筒(224)的下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固化單元(23)為UV固化單元或UV-LED固化單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安全文件生產的組合式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組(3)包括:壓印滾筒(31)、印版滾筒(32)、油墨供墨系統和擦版系統(34),所述壓印滾筒(31)和所述印版滾筒(32)配合,所述擦版系統(34)和所述油墨供墨系統位于圍繞在所述印版滾筒(32)的周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造幣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未經南京造幣有限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1045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