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8514.0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1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宋潔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大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龍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深圳市坪***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舊輪胎 石英砂粉 混凝土 微粉 再生混凝土 粉煤灰 改性劑 竹纖維 改性 制備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領域 建筑垃圾粉 熱等離子體 水化 水泥 高溫焙燒 快速凝固 裂縫現象 緩凝劑 減水劑 石英砂 硅粉 混凝 鋰粉 碎石 協同 配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混凝土領域。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混凝土耐久性差的問題。具體的混凝土包括水泥、中砂、碎石、廢舊輪胎微粉、竹纖維、粉煤灰、建筑垃圾粉、石英砂粉、鋰粉、硅粉、緩凝劑、減水劑、改性劑、水;所述石英砂粉選擇經熱等離子體高溫焙燒的改性石英砂粉。改性石英砂的使用,能夠減緩水泥的水化速度,減少混凝土快速凝固后出現的裂縫現象。廢舊輪胎微粉和粉煤灰間相互配合,增強混凝如的韌性的同時,減少混凝土的開裂。且竹纖維、廢舊輪胎微粉和改性劑三者共同使用時能夠產生協同的作用效果,增強混凝土的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高產量導致對砂石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大量開山采石和掘地淘沙,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有些地區的優質天然集料已趨枯竭,需從外地長途運輸,增加了建筑產品的成本。與此同時,廢棄混凝土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如此大量的廢混凝土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而且已經引起環境和社會問題。對大量廢棄混凝土進行循環再生利用即再生混凝土技術通常被認為是解決廢棄混凝土最有效的措施。
再生混凝土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一方面可以解決大量廢棄混凝土處理困難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問題,另一方面,用建筑廢物循環再生集料代替天然集料,可以減少建筑業對天然集料的消耗,從而減少對天然砂石的開采,緩解天然集料日趨匱乏的壓力并降低大量開采砂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符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再生混凝土的微觀結構由于再生集料的加入而變得比普通混凝土更為復雜,在再生混凝土中至少存在兩種界面,再生粗集料中天然集料與附著老砂漿之間的界面、再生粗集料的附著老砂漿與新砂漿之間的界面,這種復雜的微觀結構給分析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機理帶來了困難,關于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做了初步探討,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強度與普通混凝土較為接近,但耐久性差。所以目前亟需開發一種再生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再生混凝土,具有優良的耐久性的優點。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組分,水泥、中砂、碎石、廢舊輪胎微粉、竹纖維、粉煤灰、建筑垃圾粉、石英砂粉、鋰粉、硅粉、緩凝劑、減水劑、改性劑、水;
所述石英砂粉選擇經熱等離子體高溫焙燒的改性石英砂粉;
所述減水劑包括活性污泥、鉬酸鈉、改性秸稈纖維、β-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硅酸鎂。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原生的石英砂表面通常存在鐵、鋁等金屬元素的氧化物,導致石英砂表面顯堿性,而堿性環境對石英砂的后期應用存在諸多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堿性條件下會影響水泥的水化速度,造成水化速度過快,水化過快,水化熱來不及散去,容易在凝固后出現裂縫現象,所以本申請中選擇對石英砂進行改性,減少堿性帶來的不良影響。
在中國53.5%的地區屬于季節性冰凍地區,混凝土通常會受到凍融循環的不理影響,加入的廢舊輪胎微粉能夠能得混凝土的韌性得到改善。而廢舊輪胎微粉與砂漿界面處會產生裂縫,此時加入的粉煤灰能夠明顯的改善此現象。而且選擇廢舊輪胎微粉,其粒徑選擇200-500目,能夠有效避免橡膠顆粒表面粗糙造成的容易在混凝土中引入空氣的缺陷。
竹纖維作為一種綠色生態纖維,能夠限制微裂縫在水泥基體中出現與發展,在混凝土成型的各個階段,竹纖維分散在混凝土中可以承擔因收縮引氣的拉應力從而減少甚至阻止裂縫的產生。
整體的混凝土組分間相互配合,增強了混凝土的強度,而且不易產生裂縫,抗凍性能好,能夠有效改善耐久性差的問題。
而在減水劑中,加入的活性污泥、改性秸稈纖維不僅能夠起到減少水泥用量的效果,而且還能夠增加混凝土的強度,而鉬酸鈉的使用能夠減緩使用過程中混凝土對鋼筋的腐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大洋建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大洋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8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合陶瓷透水磚
- 下一篇:一種建筑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