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中風預測的睡眠數據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8343.1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71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柱;於志文;謝佳;郭斌;周興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澤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劉偉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風 睡眠數據 預測模型 預測 睡眠 相似性原理 方式獲取 非侵入式 深度睡眠 生理數據 睡眠階段 睡眠效率 睡眠周期 預測結果 分析 漏報率 誤報率 準確率 淺度 人群 發現 | ||
本發明一種面向中風預測的睡眠數據分析方法,其主要通過分析參與者睡眠周期和睡眠階段中,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淺度睡眠,深度睡眠等的變化來盡早發現中風潛在風險,同時在使用常用預測模型得到預測結果后,運用相似性原理對該結果進行進一步處理,以減少漏報率,同時將誤報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與現有的技術相比較,通過便捷和非侵入式方式獲取參與者連續長時間睡眠數據,結合部分已知臨床生理數據,能夠更為準確預測參與者患有中風的風險。同時本方法通過計算參與者與已中風和未中風人群的相似性,能夠提高已有預測模型的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風疾病預測領域,尤其涉及面向中風預測的睡眠 數據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中風”又叫“腦卒中”。臨床主要指腦出血、腦血栓等。其發病 率、致殘率、死亡率在世界范圍都居前列,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 組疾病。以相關特征來客觀評估中風風險,用以提前識別高危人群,是 中風預防的重要手段,從而能使重點預防的目標人群更為集中,有助于 促進公共衛生資源的合理應用,對于降低中風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義。盡管國內外已經建立了心血管病或中風的預測模型, 但大多數預測特征,主要基于傳統的臨床因素,這其中主要包括:心 電圖,腦電圖等,但是此類方式都有著各自的弊端。例如,心電圖用 戶去佩戴多個專業傳感器設備由專業人員輔助來獲得數據,腦電圖需要專業人員使用較為昂貴的醫療設備才能獲得。目前,已經證實睡眠 障礙可引起中風。同時,睡眠障礙是中風的一種并發癥。在睡眠障礙 中,失眠癥在中風患者中的發病率接近57%,其中38%人報告失眠 是中風的先兆。而睡眠超過9小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中風 人群中,高達27%的患者會患上失眠。在現實生活中,睡眠數據可以 很方便的從智能手環或智能手表中,從而便于個人了解自身健康狀 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中風預測系統不能夠從人們日常生活中,長時間、同 時更為便捷提取特征的局限性,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面向中風預測的睡 眠數據分析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為:
一種面向中風預測的睡眠數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獲取參與者人口統計和臨床部分歷史數據,使用經臨床醫學 知識選取參與者個人特征;
步驟2:通過智能設備,獲得參與者長時間連續睡眠數據,構建參與 者個體的睡眠數據模型;
步驟3:針對步驟2中篩選到的睡眠數據,提取參與者個體的睡眠特 征;
步驟4:針對步驟3中建立的特征表達模型,選擇合適的特征選擇算 法,挑選出有效的預測特征;
步驟5:針對步驟4中計算得到的特征模型,訓練支持向量機預測模 型,設定初始閾值,從而得到初步分類結果;
步驟6:計算參與者和已近中風群體,從未中風群體之間的相似性, 更新步驟5中的閾值,得到精確的相似性結果。
進一步地,一種面向中風預測的睡眠數據分析方法,步驟2中 構建參與者個體的睡眠數據模型:
SleepSeries=<sleepcycle1,sleepcycle2,…,sleepcyclen>
sleepcyclei=<stage0i,stage1i,stage2i,stage3i,stage4i,stage5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83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