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7928.1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3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彭藝;尹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06 | 分類號: | H01Q1/06;H01Q1/22;H01Q1/50;F21V23/00;F21V23/04;H05B33/08;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盤底座 熱釋電人體紅外感應器 貼片式LED燈 信號收發器 無線天線 室內吸頂天線 感應電路 供電線頭 智能照明 饋線 天線收發信號 照明技術領域 固定相連 節約資源 實時控制 使用壽命 室內照明 照明燈 紅外線 隱藏式 室內 側面 | ||
1.一種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盤底座(1)、無線天線信號收發器(2)、饋線(3)、貼片式LED燈組(4)、熱釋電人體紅外感應器(5)、220V供電線頭(6)、感應電路(7);所述的無線天線信號收發器(2)、貼片式LED燈組(4)與吸盤底座(1)固定相連;所述的饋線(3)與無線天線信號收發器(2)相連;所述的熱釋電人體紅外感應器(5)位于吸盤底座(1)側面;所述的感應電路(7)隱藏式地嵌在吸盤底座(1)中,并將貼片式LED燈組(4)、熱釋電人體紅外感應器(5)和220V供電線頭(6)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貼片式LED燈組(4)共有6個,呈六邊形分布于吸盤底座(1)上,并且每個貼片式LED燈組(4)包括4個高亮的貼片式LED。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釋電人體紅外感應器(5)共有4個,呈正方形分布于吸盤底座(1)側面,并且與吸盤底座(1)成45°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電路(7)由電源電路模塊(601)、紅外檢測控制電路模塊(602)、控制執行電路模塊(603)組成;其中電源電路模塊(601)的A端口與紅外檢測控制電路模塊(602)的D端口相連;紅外檢測控制電路模塊(602)的E、F端口分別與控制執行電路模塊(603)的G、H端口相連;控制執行電路模塊(603)的I、J端口分別與電源電路模塊(601)的B、C端口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電路模塊(601)由220V供電線頭(J1)、電容器(C1~C2)、電阻器(R1)、IN4735型穩壓二極管(VS)和IN4007型整流二極管(VD1)組成;220V供電線頭(J1)的正極端與電容(C1)、IN4007型整流二極管(VD1)、電容(C2)串聯回到220V供電線頭(J1)的負極端,其中電阻(R1)與電容(C1)并聯、IN4735型穩壓二極管(VS)與IN4007型整流二極管(VD1)和電容(C2)并聯,同時電容(C2)還需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照明的室內吸頂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檢測控制電路模塊(602)由電阻器(R2~R7)、電容器(C3~C5)、IN4148型整流二極管(VD2)、PNP型晶體管(V1)、NPN型晶體管(V2)、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和NE555型時基集成芯片(IC5)組成;IN4007型整流二極管(VD1)的負極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發射極端相連,然后經PNP型晶體管(V1)的集電極端與電阻(R7)串聯接地;電阻(R2)一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發射極相連,另一端分別與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的端口1相連,電容器(C5)的正極端分別與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的端口1相連,其負極端分別與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的端口3相連并接地;電阻(R3)的一端分別與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的端口2相連,另一端分別與NPN型晶體管(V2)的基極端、電容器(C3)的正極端相連,NPN型晶體管(V2)的集電極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基極端相連,NPN型晶體管(V2)的發射極與電容器(C3)的負極端并聯接地;其中P228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IC1~IC4)中紅外傳感器(IC1、IC2、IC3、IC4)相互并聯;電阻(R4)一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發射極相連,另一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基極相連;NE555型時基集成芯片(IC5)的8引腳與PNP型晶體管(V1)的集電極相連,IN4148型整流二極管(VD2)的正極端與NE555型時基集成芯片(IC5)的2引腳相連,其負極端與PNP型晶體管(V1)的集電極相連,電阻(R5)與IN4148型整流二極管(VD2)并聯,NE555型時基集成芯片(IC5)的6引腳先與電阻(R5)相連,然后與電容(C4)的正極端相連,經電容(C4)的負極端接地,同時,NE555型時基集成芯片(IC5)的1引腳也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792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外置天線的密封結構
- 下一篇:模塊化電磁天線組件及組裝和/或拆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