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6912.9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2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唐元超;王愛紅;秦帥;牛新立;萬勇;張千玉;李暢;鄭德強;劉凱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元超 |
| 主分類號: | F16C19/36 | 分類號: | F16C19/36;F16C33/58;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200 山東省德州市夏***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油 軸承外圈 油環 軸承內圈 阻油環 轉動 軸承墊圈 圓柱滾子軸承 外出 出油孔 進油端 進油孔 降阻 均布 孔位 控油 內阻 軸承技術領域 圓柱滾子 潤滑油 環周 進油 上套 | ||
1.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包括軸承內圈(1)、軸承外圈(2)及若干個周向均布在軸承內圈(1)與軸承外圈(2)之間的圓柱滾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內圈(1)的軸向尺寸小于軸承外圈(2)的軸向尺寸,軸承內圈(1)與軸承外圈(2)在進油端對齊,軸承內圈(1)的出油端的端面上設置有軸承墊圈(4),軸承墊圈(4)通過內出油環(5)、外出油環(6)與軸承外圈(2)連接,所述內出油環(5)隨軸承墊圈(4)轉動,所述外出油環(6)隨軸承外圈(2)轉動,所述內出油環(5)、外出油環(6)周向均布有若干個出油孔(7),在所述內出油環(5)、外出油環(6)上的部分出油孔(7)的孔位重疊時處于出油狀態,所有出油孔(7)的孔位不重疊時則無法出油;在軸承內圈(1)的進油端上套設有隨軸承內圈(1)轉動的內阻油環(8),在軸承外圈(2)的進油端內設置有隨軸承外圈(2)轉動的外阻油環(9),所述內阻油環(8)、外阻油環(9)上周向均布有若干個進油孔(10),在內阻油環(8)、外阻油環(9)上的部分進油孔(10)的孔位重疊時處于進油狀態,所有進油孔的孔位不重疊時則無法進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墊圈(4)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一環形凹槽,內出油環(5)的內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一環形凹槽內、外圈緊貼軸承外圈(2)的內壁設置;所述軸承外圈(2)位于出油端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二環形凹槽,外出油環(6)的外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二環形凹槽內、內圈緊貼軸承墊圈(4)的外壁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油環(6)位于內出油環(5)的外側,且外出油環(6)的內側面與內出油環(5)的外側面貼合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內圈(1)位于進油端的外壁上設置有第三環形凹槽,內阻油環(8)的內圈嵌入并固定在第三環形凹槽內、外圈緊貼軸承外圈(2)的內壁設置;所述軸承外圈(2)位于進油端的內壁上設置有第四環形凹槽,外阻油環(9)的外圈嵌入并固定在第四環形凹槽內、內圈緊貼軸承內圈(1)的外壁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控油降阻圓柱滾子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阻油環(9)位于內阻油環(8)的外側,且外阻油環(9)的內側面與內阻油環(8)的外側面貼合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元超,未經唐元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691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