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作物生長機理模型分離關鍵因子對作物物候影響的計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706902.5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33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肖登攀;柏會子;唐建昭;張可慧;劉劍鋒;王仁德;李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輕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張培元 |
| 地址: | 05001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關鍵因子 機理模型 作物生長 氣候變化 作物生長過程 品種變換 品種選育 田間實驗 重要意義 資料調整 播期 積溫 播種 觀測 直觀 情景 | ||
1.一種基于作物生長機理模型分離關鍵因子對作物物候影響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計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于多個研究站點的長時間序列作物,利用各研究站點的田間試驗物候觀測資料,確定各研究站點在研究時段中的基準作物品種;并根據各站點基準作物品種的作物生長過程記錄物候數據,確定各基準作物品種的積溫參數范圍;
(2)將各研究站點對應年份的日氣象數據、土壤數據和田間管理數據輸入作物生長機理模型中,將模型模擬的作物物候期與田間觀測試驗的實測作物物候期進行比較,通過反復調整模型的品種積溫參數取值,確定各基準作物品種的積溫參數值;
(3)根據各研究站點的播期記錄,設置長時間序列下固定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以及實際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兩個模擬情景;
(4)根據步驟(2)中確定的各基準作物品種的積溫參數值,利用作物生長機理模型模擬不同情景下的主要作物物候期,采用線性擬合的方法分離氣候變化、播期調整和品種變化對作物物候的影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生長機理模型分離關鍵因子對作物物候影響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
(4-1)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氣候變化對作物物候影響:
P(cl)i=a(cl)X(cl)i+b(cl)
其中,P(cl)i是固定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積溫參數下主要作物物候期的模擬值,X(cl)i是氣候變化對作物物候影響時間序列年份,i=1,2,……,n;a(cl)是氣候變化對作物物候的影響,天/年;b(cl)是線性擬合截距;
(4-2)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播期調整對作物物候影響:
P(sd)i=a(sd)X(sd)i+b(sd)
P(sd)i=P(so)i-P(cl)i
其中,P(sd)i是播期調整下作物物候變化,X(sd)i是播期調整對作物物候影響時間序列年份,i=1,2,……,n;a(sd)是播期調整對作物物候的影響,天/年;b(sd)是線性擬合截距;P(so)i是實際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積溫參數下主要作物物候期的模擬值,P(cl)i是固定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積溫參數下主要作物物候期的模擬值;
(4-3)根據下列公式計算品種變換對作物物候影響:
P(cs)i=a(cs)X(cs)i+b(cs)
P(cs)i=P(o)i-P(so)i
其中,P(cs)i是品種變換下作物物候變化,X(cs)i是品種變換對作物物候影響時間序列年份,i=1,2,……,n;a(cs)是品種變換對作物物候的影響,天/年;b(cs)是線性擬合截距;P(o)i是實際觀測作物物候期,P(so)i是實際播期和基準作物品種積溫參數下作物物候期模擬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生長機理模型分離關鍵因子對作物物候影響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研究時段為過去30年及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生長機理模型分離關鍵因子對作物物候影響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首先確定各研究站點在研究時段中的作物品種變換,并選擇研究時段中起始時期的作物品種為基準作物品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未經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690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