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及制漿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05422.7 | 申請日: | 2018-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54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爭剛;刁東俠;肖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5/10 | 分類號: | B01F5/10;B01F7/18;B01F13/10;B01F15/00;B01D47/06;B01F5/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4114 | 代理人: | 于俊 |
| 地址: | 230024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輕細料 連續 設備 方法 | ||
1.一種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包括制漿罐(10),制漿罐(10)的頂部設有頂蓋Ⅰ(11),所述頂蓋Ⅰ(11)上設有攪拌電機Ⅰ(12)與進料口Ⅰ,所述攪拌電機Ⅰ(12)的輸出軸上設有攪拌漿Ⅰ(121),所述攪拌漿Ⅰ(121)位于制漿罐(10)內,其特征在于:
所述進料口Ⅰ包括超輕細料進口(131)、添加劑進口(132)、工藝水進口(133)和回料口Ⅰ(136);
所述頂蓋Ⅰ(11)上還設有水管Ⅰ(134)、水管Ⅱ(135)、水膜除塵器(14);所述制漿罐(10)內部還設有射霧噴頭(15)和落料管(16);
其中,所述水管Ⅰ(134)與水管Ⅱ(135)相對應的一端并聯作為新鮮水入口,所述水管Ⅱ(135)的另一端連通所述水膜除塵器(14),所述水管Ⅰ(134)的另一端連通所述射霧噴頭(15);
所述水膜除塵器(14)的頂部設有風機(141)、底部設有進氣口(142)和排污口(143),所述進氣口(142)和排污口(143)分別延伸至制漿罐(10)的內部;
所述落料管(16)的一端與超輕細料進口(131)連通,落料管(16)另一端為落料口,落料口(161)位于制漿罐(10)內;所述射霧噴頭(15)位于所述落料口(161)的上方;
還包括與制漿罐(10)串聯的緩沖罐(20);所述緩沖罐(20)的頂部設有頂蓋Ⅱ(21),所述頂蓋Ⅱ(21)上設有攪拌電機Ⅱ(22)、進料口Ⅱ(23)與回料口Ⅱ(24),所述攪拌電機Ⅱ(22)的輸出軸上設有攪拌漿Ⅱ(221),所述攪拌漿Ⅱ(221)位于緩沖罐(20)內;
所述制漿罐(10)的底部設有氣動放料閥Ⅰ(17),所述氣動放料閥Ⅰ(17)串聯在高速剪切泵(30)的進口,所述高速剪切泵(30)的出口端分為兩路,一路由輸送管Ⅰ(31)連通至所述進料口Ⅱ(23),另一路由回流管Ⅰ(32)連通至所述回料口Ⅰ(136);所述輸送管Ⅰ(31)上設置有閥門Ⅰ(311)與流量計Ⅰ(312),所述回流管Ⅰ(32)上設置有閥門Ⅱ(321)與流量計Ⅱ(322);
所述緩沖罐(20)的底部設有氣動放料閥Ⅱ(25),所述氣動放料閥Ⅱ(25)串聯在離心輸送泵(40)的進口,所述離心輸送泵(40)的出口端分為兩路,一路由輸送管Ⅱ(41)連通至漿料出口,另一路由回流管Ⅱ(42)連通至所述回料口Ⅱ(24);所述輸送管Ⅱ(41)上設置有閥門Ⅲ(411)與流量計Ⅲ(412),所述回流管Ⅱ(42)上設置有閥門Ⅳ(421)與流量計Ⅳ(4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16)的落料口(161)為彎管狀落料口,所述彎管狀落料口的彎折弧度為35°~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霧噴頭(15)設置在落料口(161)上方0.5~1.5m處;所述射霧噴頭(15)以落料口(161)在同一水平面的投影為圓心,沿半徑為0~1.2m圓的四周均勻布置,所述射霧噴頭(15)的數量等于或大于5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膜除塵器(14)內設有第一噴淋層與第二噴淋層;所述第一噴淋層與第二噴淋層同軸設置,所述水管Ⅱ分別接入第一噴淋層與第二噴淋層內部的噴淋總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槳Ⅰ(121)、攪拌槳Ⅱ(221)均設置為雙層二葉斜槳式攪拌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輸送泵(40)為變頻離心輸送泵,所述高速剪切泵(30)為變頻高速剪切泵。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放料閥Ⅰ(17)、氣動放料閥Ⅱ(25)均連接有反沖洗接口。
8.使用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超輕細料連續制漿設備實現超輕細料連續制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關閉閥門Ⅰ(311)并打開閥門Ⅱ(321),向制漿罐(10)中連續定量加入工藝水與添加劑溶液;所述工藝水的加入量為5m3/h~15m3/h;所述添加劑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0%~30%,所述添加劑溶液的加入量為0.5m3/h~1.5m3/h;得到稀釋添加劑溶液;
步驟(2):當所述稀釋添加劑溶液淹沒所述攪拌槳Ⅰ(121)上層槳葉時,停止加入工藝水與添加劑溶液;啟動攪拌電機Ⅰ(12),攪拌漿Ⅰ(121)持續攪拌所述稀釋添加劑溶液;所述攪拌電機Ⅰ(12)的轉速為60r/min~100r/min;
步驟(3):當攪拌漿Ⅰ(121)攪拌時間為0~10min時,按順序分別啟動射霧噴頭(15)、水膜除塵器(14);向制漿罐(10)中連續定量加入超輕細料,得到混合漿料;所述超輕細料的加入量為1t/h~4t/h、加料時間為1h~4h;
步驟(4):啟動高速剪切泵(30),高速剪切所述混合漿料;高速剪切時間為30min,所述高速剪切泵(30)輸送量為成品漿料輸送量的2~3倍;得到成漿物料;
步驟(5):取50ml~150ml的成漿物料,實驗室檢測成漿物料的靜置分層時間;靜置分層時間達5h~10h,超輕細料連續制漿系統達到穩定狀態;
步驟(6):打開閥門Ⅰ(311),調整閥門Ⅰ(311)、閥門Ⅱ(321)的閥門開度;調整成漿物料回流到回料口Ⅰ(136)與流入進料口Ⅱ(23)的量;由流量計Ⅰ(312)、流量計Ⅱ(322)測得流量比為1:1~1:3;
步驟(7):關閉閥門Ⅲ(411)并打開閥門Ⅳ(421),成漿物料由進料口Ⅱ(23)連續輸送至緩沖罐(20)內;
步驟(8):當緩沖罐(20)內成漿物料的容積達到所述緩沖罐(20)容積的1/2時,啟動所述攪拌電機Ⅱ(22),攪拌漿Ⅱ(221)持續攪拌所述緩沖罐(20)內的成漿物料;所述攪拌電機Ⅱ(22)的轉速為60r/min;
步驟(9):當緩沖罐(20)內成漿物料的容積達到所述緩沖罐(20)容積的2/3時,啟動離心輸送泵(40),全回流攪拌所述成漿物料;所述離心輸送泵(40)的輸送量為成品漿料輸送量的2~3倍;全回流攪拌時間為10min;
步驟(10):打開閥門Ⅲ(411),調整閥門Ⅲ(411)、閥門Ⅳ(421)的閥門開度;調整成漿物料回流到回料口Ⅱ(24)與流入出料口的量;由流量計Ⅲ(412)、流量計Ⅳ(422)測得流量比為1:1~1:3;開始為下游工段輸送合格的成品漿料,成品漿料的輸送量為20m3/h~50m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54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