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上救援機器人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704928.6 | 申請日: | 2018-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86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甄聰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越 |
| 主分類號: | B63C9/02 | 分類號: | B63C9/02;B63C9/28;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215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上 救援 機器人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水上救援機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機器人包括本體(1),本體(1)包括懸浮警示機構(2)、下潛救援機構(3)和潛水倉(43),所述懸浮警示機構(2)包括環形懸浮氣囊(4),第一固定桿(6)和第二固定桿(11),所述環形懸浮氣囊(4)頂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氣門嘴(42),環形懸浮氣囊(4)的內部固定氣泵(9),且所述氣泵(9)的輸入端通過導氣管(10)與氣門嘴(42)的出氣孔連接,所述氣泵與控制盒(68)信號連接,所述環形懸浮氣囊(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環形懸浮固定板(5),所述環形懸浮固定板(5)頂部兩端分別設有第一固定桿(6)和第二固定桿(11),所述第一固定桿(6)兩端與第二固定桿(11)兩端之間分別與第一收卷軸(12)和第二收卷軸(13)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11)一側分別設有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所述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均與控制盒(68)信號連接,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分別與第一收卷軸(12)和第二收卷軸(13)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收卷軸(12)的兩端和第二收卷軸(13)的兩端均固定套有收卷槽(14),且所述收卷槽(14)的內側均纏繞有鋼絲繩索(19),所述第一收卷軸(12)和第二收卷軸(13)均通過鋼絲繩索(19)與下潛救援機構(3)固定連接,所述下潛救援機構(3)包括升降固定擔架(20),所述升降固定擔架(20)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連接板(21),且所述連接板(21)均與鋼絲繩索(19)固定連接,所述升降固定擔架(20)與連接板(21)相鄰的一側通過固定架(25)固定連接有氧氣瓶(26),且所述氧氣瓶(26)的輸出端通過氧氣輸送管(30)與呼吸器(29)連接,升降固定擔架(20)底側固定連接潛水倉(43),所述潛水倉(43)內設有蓄電池(51),所述潛水倉(43)上部通過連接環(27)與配重鐵(28)連接,所述潛水倉(43)后側設有推進電機(44),所述推進電機(44)轉軸穿出潛水倉(43)轉動連接推進葉輪(46),且所述推進電機(44)與蓄電池(51)電性連接,所述推進葉輪(46)外部設有防護濾網(47),所述潛水倉(43)前側設有搜尋攝像頭(53)和紅外生命探測儀(54),所述控制盒(68)分別與推進電機(44)、搜尋攝像頭(53)和紅外生命探測儀(54)電連接,散熱箱(59)左側設有入水口(65)穿出防水箱(61),散熱箱(59)右側設有出水口(66)穿出防水箱(61),所述入水口(65)固定連接有微型抽水泵(67),散熱箱(59)下側與基板(60)上側固定連接,所述基板(60)下側固定連接有固定盒(62),所述固定盒(62)內部固定連接有逆變器(63)和蓄電池控制器(64),所述升降固定擔架(20)相對氧氣瓶(2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根固定繃帶(22),所述固定繃帶(22)遠離升降固定擔架(20)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插板連接件(23),所述插板連接件(23)遠離固定繃帶(22)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插板(31),且所述升降固定擔架(20)靠近氧氣瓶(2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插板固定機構(24),所述插板固定機構(24)由插板固定盒(32)和鎖盒(33)組成,所述插板固定盒(32)的中部設有插板限位槽(38),且所述插板限位槽(3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回力彈簧(39),且所述回力彈簧(3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回力頂板(40),且所述回力頂板(40)的外側與插板限位槽(38)的內壁滑動連接,且所述鎖盒(33)的一側插有固定鎖桿(34),所述固定鎖桿(34)從鎖盒(33)中部穿過且延伸至插板限位槽(38)內,且所述固定鎖桿(34)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限位板(37),且所述固定鎖桿(34)的外側位于限位板(37)與鎖盒(33)內壁之間套有互鎖彈簧(36),所述固定插板(31)的中部均設有插板固定孔(41),且所述插板固定孔(41)為通孔,且所述插板固定孔(41)的直徑與固定鎖桿(34)的直徑相同,所述固定鎖桿(34)遠離限位板(37)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解鎖拉環(35),所述環形懸浮氣囊(4)相對于氣門嘴(42)的另一側設有出氣口(18),所述救援機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船只將救援機器人本體(1)移動到事故地點,工作人員發送指令后,控制盒(68)打開氣泵(9)的電源,通過氣門嘴(42)對環形懸浮氣囊(4)內部進行充氣,使所環形懸浮氣囊(4)的內部充滿氣體且懸浮在水面,打開LED警示燈(8)的電源開關,使LED警示燈(8)對周圍發出警示;
2)控制盒(68)開啟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通過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分別帶動第一收卷軸(12)和第二收卷軸(13)旋轉,第一收卷軸(12)和第二收卷軸(13)通過轉動收卷槽(14)將鋼絲繩索(19)向下輸送,在重力作用下,升降固定擔架(20)向下沉降;
3)通過控制盒(68)開啟推進電機(44),移動本裝置,開啟搜尋攝像頭(53)和紅外生命探測儀(54),攝像頭(53)和紅外生命探測儀(54)對事故地點進行精準搜尋并且將各自收集的信息發送給控制盒(68),控制盒(68)將信息處理后發送給搜救人員,搜救人員根據紅外生命探測儀(54)探測信息,快速發現生還者位置,通過搜尋攝像頭(53)使水面救援人員更加了解水下情況;
4)在救援人員在水底發現求救人員后,先將呼吸器(29)送入被救人員的口中,并且打開氧氣瓶(26)的閥門,使氧氣經氧氣輸送管(30)送入被救人員的口中,然后將被 救人員放在所述升降固定擔架(20)頂部,并且將固定繃帶(22)繞在被救人員外側,并 且將固定插板(31)插入插板固定盒(32)內的插板限位槽(38)內,在互鎖彈簧(36) 的作用下,使固定鎖桿(34)插入插板固定孔(41)內,以此將被救人員固定;
5)控制盒(68)控制所述第一電機(16)和第二電機(17)反向運動,通過所述收卷槽(14)將鋼絲繩索(19)向上拉動,以此將快速將升降固定擔架(20)向上升起,使被救人員快 速浮出水面并得到相應治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援機器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懸浮固定板(5)為真空結構,所述環形懸浮固定板(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7),且所述固定塊(7)的中部設有固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越,未經鄭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70492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面救援艇
- 下一篇:一種基于嵌入式控制系統的落水自救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