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92764.X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0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毛;張承;龍友華;李姣紅;王秋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分類號: | C05G3/04;C05G3/02;C05G3/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獼猴桃 專用生物 菌肥 制備 枯草芽孢桿菌菌劑 抗病性 應用 蠟狀芽孢桿菌 植物促生物質 肥料利用率 根系微生物 木霉菌菌劑 土壤酶活性 產量品質 植株 腐植酸 膨潤土 有機肥 氮肥 烘干 菌劑 微肥 病害 鉀肥 磷肥 貯藏 誘導 改良 生長 土壤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其以蠟狀芽孢桿菌菌劑10份、枯草芽孢桿菌菌劑5份、木霉菌菌劑5份、有機肥30份、氮肥10份、磷肥8份、鉀肥12份、微肥5份、植物促生物質2份、腐植酸8份和膨潤土5份為原料,經攪拌混合、篩分、烘干、包裝制得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應用于增加獼猴桃的產量、改善獼猴桃品質、提高獼猴桃貯藏性能、誘導增強獼猴桃抗病性、促進低齡和成林獼猴桃植株的生長與提高獼猴桃根系微生物數量和土壤酶活性等方面。具有效果顯著、綠色無污染、肥料利用率高、改良土壤、防控病害、提高產量品質等優點,且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獼猴桃栽培技術和施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獼猴桃(Actinidia)作為世界公認的新興水果,其果實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還有豐富的礦物質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水果之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世界上栽培獼猴桃的主要國家有20多個,包括中國、意大利、新西蘭、智利、希臘、法國、美國、伊朗、土耳其、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瑞士、韓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等。而在中國,獼猴桃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2017年獼猴桃產量到達300多萬噸,且正在不斷擴張。
近年來,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力致富產業,獼猴桃產業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把其重點列為“裂變式”發展的扶貧產業。現已發展成貴州省特色精品水果之一和當地的支柱產業,全省現有種植面積近50多萬畝。主要分布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黔東南州、遵義市等產業集中發展區。但隨著產業的發展,管理技術水平落后、病蟲害發生嚴重、產量品質低等問題突出呈現,進而建立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獼猴桃配套栽培技術迫在眉睫。農業生產中化肥的低利用率和其帶來的高環境風險一直是困擾全球的重大問題。而生物菌肥是一種環境友好型肥料,也是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具有維持與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微生物優勢種的繁殖,保持生態平衡,減少環境污染等諸多優點。然而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專門為獼猴桃設計的理想生物菌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種綠色無污染、肥料利用率高、改良土壤、符合獼猴桃生長營養需求的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獼猴桃專用生物菌肥,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蠟狀芽孢桿菌菌劑8-12份、枯草芽孢桿菌菌劑3-7份、木霉菌菌劑3-7份、有機肥25-35份、氮肥8-12份、磷肥8-12份、鉀肥10-15份、微肥3-7份、植物促生物質1-3份、腐植酸6-10份、膨潤土3-7份。
優選的,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蠟狀芽孢桿菌菌劑10份、枯草芽孢桿菌菌劑5份、木霉菌菌劑5份、有機肥30份、氮肥10份、磷肥8份、鉀肥12份、微肥5份、植物促生物質2份、腐植酸8份、膨潤土5份。
其中,蠟狀芽孢桿菌菌劑中含有的菌種可以采用蠟狀芽孢桿菌LY05(CCTCC NO:M2015397)、蠟狀芽孢桿菌LGY06(CCTCC NO:M 2015398)及蠟狀芽孢桿菌WL08(CCTCCNO:M2015399)等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枯草芽孢桿菌和木霉菌為市售產品。它們的制作方法為:菌株擴接培養發酵后,菌液用無菌的固體吸附劑吸附,充分混勻后放置在黑暗處靜置2天,然后在25-30℃條件下烘干,水分保持在30%以內,即得固體菌劑,有效活菌數均≥100億/克。
進一步的,所述固體吸附劑由玉米秸稈粉末+花生殼粉末+鋸末,按重量比為3:2:1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27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