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92590.7 | 申請日: | 2018-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6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程園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偉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02 | 分類號: | C08L9/02;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09;C08K3/06;C08K5/00;C08K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丁腈橡膠 汽車轉向 防抱死 減震環 配方 耐熱性 生膠 環保增塑劑 耐熱防老劑 無有害物質 技術要求 硫化體系 配方材料 整車安全 苯胺類 防老劑 硫化劑 耐磨劑 耐熱劑 氧化鋅 硬脂酸 質量份 硫磺 低硫 醚基 增塑 進口 環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所述配方材料的質量份數為丁腈橡膠60?130份,N550炭黑20?60份,N330炭黑20?60份,醚基增塑10?25份,氧化鋅2?8份,硬脂酸1?4份,苯胺類防老劑445為1?5份,硫磺0.1?0.8份,硫化劑1.2?2.3份,耐熱劑2.0?4.5份,耐磨劑1?7份。使用日本進口生膠,環保增塑劑TP90B,超耐熱防老劑445,低硫高促硫化體系,產品具有優異的耐熱性,體系環保,無有害物質,制品彈性高、剛度高,滿足保時捷技術要求,整車安全性能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橡膠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造汽車轉向防抱死減振環時,通常使用常用的橡膠配方進行制備,但是一般橡膠制備的汽車轉向防抱死減振環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容易由于受熱導致減振環損壞,并且容易出現減震彈性不足,造成車輛部件磨損,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因此,解決使用一般橡膠制備的汽車轉向防抱死減振環受熱導致減振環損壞且減震彈性不足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通過丁腈橡膠、N550炭黑、N330炭黑、醚基增塑、氧化鋅、硬脂酸、苯胺類防老劑、硫磺、硫化劑、耐熱劑和耐磨劑的組合,制備出耐熱性能強且彈性充足的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所述配方材料的質量份數為丁腈橡膠60-130份,N550炭黑20-60份,N330炭黑20-60份,醚基增塑10-25份,氧化鋅2-8份,硬脂酸1-4份,苯胺類防老劑445為1-5份,硫磺0.1-0.8份,硫化劑1.2-2.3份,耐熱劑2.0-4.5份,耐磨劑1-7份。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配方材料的質量份數為丁腈橡膠100份,N550炭黑50份,N330炭黑30份,醚基增塑10份,氧化鋅5份,硬脂酸1份,苯胺類防老劑445為1份,硫磺0.3份,硫化劑1.8份,耐熱劑3.5份,耐磨劑5份。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丁腈橡膠為JSR N230S丁腈橡膠。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醚基增塑為醚基增塑TP90B。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硫化劑為硫化劑DTMD。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日本進口生膠,環保增塑劑TP90B,超耐熱防老劑445,低硫高促硫化體系,產品具有優異的耐熱性,體系環保,無有害物質,制品彈性高、剛度高,滿足保時捷技術要求,整車安全性能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所述配方材料的質量份數為丁腈橡膠60份,N550炭黑20份,N330炭黑20份,醚基增塑10份,氧化鋅2份,硬脂酸1份,苯胺類防老劑445為1份,硫磺0.1份,硫化劑1.2份,耐熱劑2.0份,耐磨劑1份。所述丁腈橡膠為JSR N230S丁腈橡膠。所述醚基增塑為醚基增塑TP90B。所述硫化劑為硫化劑DTMD。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轉向防抱死丁腈橡膠減震環配方,所述配方材料的質量份數為丁腈橡膠130份,N550炭黑60份,N330炭黑60份,醚基增塑25份,氧化鋅8份,硬脂酸4份,苯胺類防老劑445為5份,硫磺0.8份,硫化劑2.3份,耐熱劑4.5份,耐磨劑7份。所述丁腈橡膠為JSR N230S丁腈橡膠。所述醚基增塑為醚基增塑TP90B。所述硫化劑為硫化劑DTMD。
實施例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偉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偉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25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