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89819.1 | 申請日: | 201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41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德;陳俊;李鵬;吳波;鄭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煒林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K5/3417;C07D209/4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 地址: | 52852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丙烯 成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聚丙烯增韌成核劑主要由式Ⅰ化合物和輕金屬鹽組成,式Ⅰ化合物的結構通式:式Ⅰ,其中,n表示0~20的整數,R1選自硝基、羥基、氨基、鹵素、烷基中的任一種,R2或R3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羥基、羧基、烷基、芐基、芳香雜環中的任一種。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該聚丙烯增韌成核劑的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本發明的聚丙烯增韌成核劑能夠添加到聚丙烯中能夠提升材料的抗沖擊強度以及結晶速率,同時保證聚丙烯的剛性性能不會下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成核劑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954年,意大利高分子化學家Natta教授受到化學家K.齊格勒催化乙烯低壓聚合制備聚乙烯的啟發,通過催化劑三氯化鈦和烷基鋁,在低壓條件下高收率聚合,生成立體定向聚合物——聚丙烯。該高聚物分子結構高度規整,具有高強度和高熔點的特點,開創了高分子聚合的嶄新領域。在聚丙烯已經可以實現工業化生產后的幾十年內,聚丙烯逐漸成為生產速度最快,產量最高,種類最多的一類合成樹脂。目前,聚丙烯中的等規聚丙烯(iPP)由于具備較好的綜合性能,在工業上注塑、擠出、吹塑等生產應用較多。但是iPP結晶度較高,透明性、沖擊性較差,所以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應用。添加成核劑改善聚丙烯性能是目前工業化生產中利用最多的方法。
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屬于聚丙烯β成核劑的一種,通過將聚丙烯中的α晶轉化為β晶,從而進一步影響聚丙烯的韌性性能,但目前的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大多會出現提升韌性的同時,由于β晶型含量較高,α晶型含量過少,剛性性能有一定的下降。
因此,無論從實際應用還是成核機理方面考慮,有必要開發一種新型成核劑。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聚丙烯增韌成核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聚丙烯增韌成核劑能夠提高聚丙烯抗沖擊性能的同時,拉伸、彎曲性能不會降低。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丙烯增韌成核劑,所述聚丙烯增韌成核劑主要由式Ⅰ化合物和輕金屬鹽組成,式Ⅰ化合物的結構通式:
其中,n表示0~20的整數,
R1選自硝基、羥基、氨基、鹵素、烷基中的任一種,
R2或R3各自獨立地選自氫、鹵素、羥基、羧基、烷基、芐基的任一種。
優選地,R1選自氫、烷基、氨基,n表示0~5的整數。
優選地,R2選自氫、芐基、1~6個碳原子的烷基。
優選地,R3選自氫、芐基、1~6個碳原子的烷基。
優選地,所述聚丙烯增韌成核劑選自以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輕金屬鹽為鈣、鎂、鋁中至少一種輕金屬元素的鹽。
優選地,所述輕金屬鹽為硝酸鹽、氯化物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式Ⅰ化合物:輕金屬鹽的摩爾比為1:(2~3)。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的聚丙烯增韌成核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A和原料B通過熔融反應制備得到式Ⅰ化合物:
S2、將所述式Ⅰ化合物與堿溶液混合,在加熱條件下,邊攪拌邊滴加輕金屬鹽溶液,反應后抽濾、洗滌、干燥得到聚丙烯增韌成核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煒林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煒林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898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