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0689056.0 | 申請日: | 201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5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顧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匯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20 | 分類號: | B22C9/20 |
| 代理公司: | 蘇州誠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周亞婷 |
| 地址: | 215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腔 分離桿 連體式 插槽 模體 模具 可上下移動 一體式連接 冷卻成型 體內部 插放 鎖扣 澆鑄 連通 配合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包括:多個模體,各所述模體之間通過鎖扣實現一體式連接,且各所述模體內部均開設有模腔,各相鄰的所述模腔之間均通過管道實現連通;在各所述管道的下方開設有插槽,且在所述管道的上方插放有可上下移動的分離桿,所述分離桿與所述插槽相配合,實現將相鄰兩所述模腔內材料的分離,通過上述方式,本發(fā)明能夠同時澆鑄得到多個產品,并且在冷卻成型后能夠方便、快捷地將各產品進行分離。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模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模具逐漸成為生產制造業(yè)中必不可少的產品,目前傳統(tǒng)的模具均采用澆鑄進行制造,但是由于澆鑄所采用的模箱結構單一,傳統(tǒng)的模具內部只有一個型腔,而這種模具對生產效率影響較大,因此市場上也逐漸出現了連體式模具,但是傳統(tǒng)的連體式模具在澆鑄完成后,往往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將制得的連體式產品進行敲打,從而實現產品的分離,操作十分不便。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能夠同時澆鑄得到多個產品,并且在冷卻成型后能夠方便、快捷地將各產品進行分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包括:多個模體,
各所述模體之間通過鎖扣實現一體式連接,且各所述模體內部均開設有模腔,各相鄰的所述模腔之間均通過管道實現連通;
在各所述管道的下方開設有插槽,且在所述管道的上方插放有可上下移動的分離桿,所述分離桿與所述插槽相配合,實現將相鄰兩所述模腔內材料的分離。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分離桿的寬度和所述插槽的寬度一致。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至少有一個所述模體上開設有澆注口。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各所述分離桿均由液壓氣缸進行上下驅動。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各所述液壓氣缸均由同一控制器控制伸縮。
在本發(fā)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各模體均為耐高溫合金體。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能夠通過設置多個相連的模體,并將各模體中的模腔相互連通,從而能夠同時完成多個產品的鑄造,并且在各模體之間設置配合使用的分離桿以及插槽,從而使得在冷卻成型后能夠方便、快捷地將各產品進行分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模體,2、模腔,3、管道,4、分離桿,5、插槽,6、鎖扣,7、澆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便于分離的連體式模具,包括:多個模體1,
各所述模體1之間通過鎖扣6實現一體式連接,且各所述模體1內部均開設有模腔2,各相鄰的所述模腔2之間均通過管道3實現連通;
在各所述管道3的下方開設有插槽5,且在所述管道3的上方插放有可上下移動的分離桿4,所述分離桿4與所述插槽5相配合,實現將相鄰兩所述模腔2內材料的分離。
進一步說明,所述分離桿4的寬度和所述插槽5的寬度一致,能夠使得分離桿4和插槽5實現過盈配合,防止合金液從分離桿4和插槽5之間的縫隙中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匯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匯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890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