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桃木踢腳線及其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84328.8 | 申請日: | 2018-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4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附利整體家居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19/04 | 分類號: | E04F19/04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錢磊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踢腳線 安裝靠板 扣合部 一體化設置 延伸部 紅桃 按壓 安裝效率 螺釘固定 限位凸塊 制作工藝 裝飾效果 打孔 螺釘 底端 弧狀 嵌合 保證 制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桃木踢腳線及其制作方法,踢腳線包括安裝靠板和踢腳線本體,所述安裝靠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墻面上,所述安裝靠板的頂部一體化設置有弧狀扣合部,所述安裝靠板的底端一體化設置有延伸部,所述踢腳線本體的頂部扣合在扣合部內,所述踢腳線本體的底部嵌合在延伸部上。本發明通過預先使用螺釘將安裝靠板固定在墻面上,利用扣合部可以對踢腳線本體的頂部進行固定,按壓踢腳線本體的底部,可通過限位凸塊進行固定,采用扣合的方式對踢腳線本體進行固定,安裝簡單固定牢靠,不易脫落,安裝效率高,避免了傳統打孔固定方式對踢腳線本體表面造成影響,保證了踢腳線本體表面的完整性,保證了踢腳線本體的裝飾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踢腳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桃木踢腳線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在室內裝修設計中,踢腳線作為必不可少的裝修材料之一,不僅對墻體與地面起著自然平衡過渡及美化等視覺效果,更對墻腳和地面起著保護作用。
如申請號為CN201710672562.4的專利,其公開了一種簡易安裝的踢腳線組件及踢腳線固定組件,踢腳線組件包括踢腳線本體和掛件,踢腳線本體包括上扣件和主體;掛件包括固定部和卡扣部,卡扣部設置在固定部上;上扣件包括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和頂壁,頂壁連接在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第一側壁、第二側壁和頂壁形成一個下端敞口的第一固定槽,主體的上端部插入第一固定槽內,第一側壁與卡扣部抵接,主體的兩個相對的表面分別與第二側壁、卡扣部抵接。踢腳線固定組件包括上述上扣件和掛件。所述發明提供的踢腳線組件及踢腳線固定組件拆卸方便,后期的維修更換簡單。
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下扣件與掛件為分體式結構,若踢腳線本體未向下壓緊下扣件,則存在踢腳線本體容易晃動的情況,因此在安裝時需要精確控制下扣件和每個掛件之間的高度差,安裝要求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桃木踢腳線及其制作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紅桃木踢腳線,包括安裝靠板和踢腳線本體,所述安裝靠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墻面上,所述安裝靠板的頂部一體化設置有弧狀扣合部,所述安裝靠板的底端一體化設置有延伸部,所述踢腳線本體的頂部扣合在扣合部內,所述踢腳線本體的底部嵌合在延伸部上。
優選的,所述扣合部內部形成弧形扣合槽,所述踢腳線本體的頂端成圓弧形。
優選的,所述踢腳線本體的正面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工藝槽。
優選的,所述踢腳線本體的底端內側設有倒角。
優選的,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一體化設置有限位凸塊。
優選的,所述延伸部距離地面0.5-1mm。
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紅桃木踢腳線的制作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裁板,將紅桃木木材分別切割成長×寬×厚為3-5m×0.05-0.06m×0.015-0.02m的第一板材和長×寬×厚為3-5m×0.04-0.05m×0.01-0.015m的第二板材,備用;
S2:安裝靠板加工,使用雕刻機對第一板材進行雕刻加工,分別加工出扣合部、延伸部和限位凸塊,之后使用鉆孔機在安裝靠板上鉆出螺孔,再使用打磨機對安裝靠板的表面打磨光滑后備用;
S3:踢腳線本體加工,使用雕刻機對第二板材進行雕刻加工,首先加工出工藝槽,之后使用打磨機對踢腳線本體的底部進行打磨倒角,再對踢腳線本體的頂部進行打磨,最后通過磨光機對踢腳線本體的表面打磨光滑后,備用;
S4:組裝,使用螺釘將安裝靠板固定在墻角處,再將踢腳線本體的頂部插入扣合部內,將踢腳線本體的底部向延伸部內按壓,紙盒子踢腳線本體完全進圖延伸部內,完成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附利整體家居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附利整體家居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843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