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80904.1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85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曾小綿;葉光岱;陳天寶;盧小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旗濱節能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7/36 | 分類號: | C03C17/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凱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唐傳妹 |
| 地址: | 517300 廣東省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銀低輻射玻璃 除膜 電介質組合層 依次設置 阻擋層 膜層 附著力 國家行業標準 可見光透過率 玻璃 光學性能 民用建筑 膜層材料 汽車玻璃 中空產品 輻射率 中空膠 頂層 中空 單片 鋼化 細晶 銀層 制作 配置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及制作方法,該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的膜層包括依次設置的玻璃、第一AR膜、第一阻擋層、細晶銀層、第二阻擋層和第二AR膜;第一AR膜包括依次設置的底層電介質組合層和第一電介質組合層,第二AR膜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電介質組合層、頂層電介質組合層。本發明采用獨特的膜層材料及配置生產出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產品具有輻射率低(小于0.15),鋼化后單片可見光透過率T大于73%,可不除膜合中空,膜層與中空膠和玻璃的附著力滿足中空產品國家行業標準,光學性能穩定、顏色多樣、耐候等性能等特點,使用范圍可推廣到汽車玻璃和民用建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特種玻璃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在上述電介質層材料的組合使用上沒有經過精心的挑選和特殊膜層設計,膜層疏松致密隨意使用、膜層折射率隨意組合,導致產品常見結果如下:1)膜層附著力差、不耐擦拭易脫膜;2)增加Ag量受到限制,銀層加厚就導致可見光透過率降低、顏色變化到不可接受的范圍;3)光線在膜層內各成分之間無法形成最有效AR;4)阻擋層(1)與Ag層連接處、Ag層與阻擋層(2)連接處都沒形成AgNi合金層,即是AgNi-Ag-AgNi組合層,不能滿足不除膜;5)膜層吸收率高,產品的透光率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針對膜結構改良,將細晶銀層及其他膜層組合,細晶銀層具有低輻射率,細晶銀層與兩側的阻擋層形成銀鎳合金層,有效保護銀層并起到整個膜層結構牢固結合,低輻射玻璃對可見光有較高的透射率,對紅外線有很高的屏蔽,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該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的膜層包括依次設置的玻璃、第一AR膜、第一阻擋層、細晶銀層、第二阻擋層和第二AR膜;第一AR膜包括依次設置的底層電介質組合層和第一電介質組合層,第二AR膜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電介質組合層、頂層電介質組合層。
優選的,所述底層電介質組合層數量為至少一層,所述底層電介質組合層的膜層包括低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和/或高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
所述第一電介質組合層、第二電介質組合層的數量為至少一層,膜層包括高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和/或低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中;
所述頂層電介質組合層數量為至少一層,所述頂層電介質組合層的膜層包括高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和/或低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
優選的,所述高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由TiZrOx、ZrOx、TiOx中的一種或幾種高折射率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低折射率透明電介質材料層由SiNx,ZnOx,SiBNx,AZO,ZnAlOx,SiBOx中的一種或幾種低折射率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阻擋層、第二阻擋層由NiCr、NiCrOx、NiCrNx中的一種或幾種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阻擋層、第二阻擋層厚度為1nm-2nm。
優選的,所述細晶銀層材料二元合金構成比例如下表所示:
一種不除膜可鋼單銀低輻射玻璃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清洗玻璃,干燥后置于磁控濺射區;
S2、中頻電源加旋轉陰極濺射沉積底層電介質組合層;
S3、中頻電源加旋轉陰極濺射沉積第一電介質組合層;
S4、直流電源加脈沖濺射沉積第一阻擋層;
S5、直流雙極脈沖電源濺射沉積細晶銀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旗濱節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旗濱節能玻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809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