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拱上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78368.1 | 申請日: | 2018-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5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克堅;任偉;徐勇;胡玉珠;何庭國;陳列;游勵暉;胡京濤;謝海清;黃毅;韓國慶;楊國靜;趙天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4/00 | 分類號: | E01D4/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 |
| 地址: | 610031***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承式拱橋 大跨度 簡支梁 強度標準 連續梁 上墩 跨度 布置形式 施工 替換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拱上構造,將拱上構造的簡支梁結構替換為,與簡支梁結構同強度標準的連續梁結構,使同強度標準的連續梁的墩間跨度大于簡支梁的墩間跨度。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大跨度上承式拱橋的拱上構造所采用的簡支梁布置形式,存在拱上墩的數量較多及拱上施工風險大的問題,提供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拱上構造。該拱上構造能夠減少拱上墩的數量,同時還降低了拱上施工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橋梁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的拱上部分的構造。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中國西南部等山區的高速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在鐵路橋梁設計中,越來越多的遇到了需采用大跨度拱橋進行跨越的高山峽谷地形。在這些地區,拱橋有著更好的地形適應性,同時能提供更大的結構剛度,行車平穩性及舒適性也更優,受力合理且外形優美,更能滿足高速鐵路對橋梁結構的要求。因此,拱橋是西南山區鐵路跨深谷地形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案。而正是由于拱橋具有上述優點,該橋型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例如,在1997年就建成了主跨420m的世界第一大跨混凝土拱橋—萬縣長江大橋,此外還建成了主跨236m的水柏鐵路北盤江大橋及主跨330m的貴州江界河大橋等一批大跨度拱橋。
而這些傳統的大跨度上承式拱橋的拱上構造(拱上構造包括位于兩端的交界跨部分,以及位于中部的其余部分)及引橋構造,均采用了等跨簡支梁的布置形式。對于主跨在200m以下的拱橋,考慮到簡支梁有利于拱的受力均勻,是比較合理的方案。但是,對于主跨超過300m的大跨度上承式拱橋,簡支梁的布置形式就會帶來拱上墩(尤其是30m以上的高墩)的數量較多,以及拱上施工風險大等諸多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大跨度上承式拱橋的拱上構造所采用的簡支梁布置形式,存在拱上墩的數量較多及拱上施工風險大的問題,提供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拱上構造。該拱上構造在保障橋梁的強度設計標準的前提下,能夠減少拱上墩的數量,同時還降低了拱上施工風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大跨度上承式拱橋拱上構造,將拱上構造的簡支梁結構替換為,與簡支梁結構同強度標準的連續梁結構,使同強度標準的連續梁的墩間跨度大于簡支梁的墩間跨度。在滿足橋梁強度設計標準的前提下,本方案將簡支梁替換為連續梁。連續梁為超靜定結構,在同等強度標準下,連續梁的墩間跨度比簡支梁的墩間跨度更大。通過采用本方案,拱上構造比傳統的簡支梁布跨方式減少了拱上墩的數量,同時減少了高墩,極大地降低了施工風險。
作為優選方案,交界跨位置的墩間跨度,大于拱上其余位置的墩間跨度。通過計算,上承式拱橋受力最不利位置在拱腳截面,而拱上第一個墩的位置對拱腳截面彎矩影響尤為明顯,如果能消除拱上第一個墩對拱腳截面彎矩產生的峰值,則能夠使得拱受力更為均勻。加大交界跨位置的墩間跨度,從而使第一個墩能夠盡量遠離拱腳,這樣既能使得拱受力均勻也能有效較少高墩數量。
作為優選方案,交界跨位置的墩及梁,為可增加墩間跨度的加強連續梁結構。加強連續梁結構能夠有效加大墩間跨度,為本方案的實施提供一種有效且可靠的可行性結構。
作為優選方案,從拱的端部起,沿拱大于1/8位置處設置第一個墩。通過計算得知,拱頂受力最有利,拱腳受力最不利,由拱頂至拱腳的受力情況為由有利向不利的過渡。上承式拱橋受力最不利位置在拱腳截面,而拱上第一個墩的位置對拱腳截面彎矩影響尤為明顯,如果能消除拱上第一個墩對拱腳截面彎矩產生的峰值,則能夠使得拱受力更為均勻。為達到該目標,對拱進行影響線加載,找出了對拱腳截面受力最為敏感的位置,通過計算可知通常為拱的1/8截面位置。布置孔跨時將拱上第一個墩位置避開該截面,將會有效的減小拱的彎矩峰值,達到使拱受力均勻的目標。這樣既能使得拱受力均勻也能有效較少高墩數量,減少施工風險,縮短工期。
作為優選方案,交界跨位置的墩,設置在拱的基座上。使橋梁結構更具整體性,有利于提高橋梁穩定性;同時能夠降低施工難度,節省施工材料,減小施工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783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