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胃食管阻抗、pH和可視圖像的同步顯示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72101.1 | 申請日: | 2018-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14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白良德;趙玉萍;劉江;胡人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H04N7/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雙馬智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回興***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管 阻抗 ph 可視 圖像 同步 顯示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胃食管阻抗、pH和可視圖像的同步顯示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S1,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同步啟動開始采集數據;S2,在反流監測過程中,控制器分別對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的時鐘進行定頻巡航,使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的時鐘同步;S3,反流監測結束后,數據分析設備從記錄儀下載阻抗數據、pH數據和反流視頻數據并進行同步顯示處理后顯示在顯示器上。實現了阻抗/pH曲線和反流視頻的同步觀察,可判斷反流和肌肉運動的關系,為胃食管反流機理研究提供有力證據;一次檢查相當于原來的阻抗?pH24小時監測和電子胃鏡兩次監測,減輕了患者痛苦;首次通過軟件實現了反流曲線與反流視頻聯合診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胃食管反流領域,特別是涉及胃食管阻抗、pH和可視圖像的同步顯示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癥的一種疾病,為西方國家常見病,成人發病率在35%-40%,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病在我國患病率約為5%,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方式改變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發病率逐漸升高。
如何有效對反流疾病進行監測,快速準確的進行診斷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反流監測方法包括阻抗-PH的24小時監測和電子胃鏡下的反流檢查。阻抗-PH24小時監測通過監測體內阻抗、PH的變化,識別反流發生、酸暴露時間分布,進而達到識別反流的目的。電子胃鏡檢查通過觀察食道粘膜的糜爛損傷、下食管括約肌、賁門口的開閉情況、胃內長期膽汁反流致胃壁浸染,判斷患者是否可能有反流,但是非客觀證據,并且通常在電子胃鏡檢查的同時因胃內容物的清除觀察不到反流的發生。因此患者需要進行兩次檢查,才能了解阻抗、PH的曲線變化及胃內反流物流動情況。現有阻抗-PH24小時監測只有反流阻抗/PH曲線顯示,看不到反流發生時胃內反流物的流動情況;電子胃鏡下的反流檢查只能看到胃內反流物流動情況,但缺少對應的阻抗/PH曲線。
現有技術中公開號為CN105342543B的中國專利中披露了一種食道多參數無線檢測膠囊及檢測控制系統,包括PH傳感器、外殼、攝像頭、溫度傳感器、阻抗傳感器和數據傳輸模塊。通過攝像頭將患者檢測過程的視頻數據反流視頻數據全部記錄,有利于醫生回放觀察食道內壁的病變,同時視頻數據結合溫度信息、PH值和阻抗值變化數據,可以更加精確判斷患者食道反流類型,反流嚴重程度。但是,該專利中只是從硬件上增設了攝像頭,攝像頭和其他傳感器并沒有時鐘同步,其輸出視頻或數據沒有時間關聯,不能同步顯示,不能做到同時監測反流發生時的阻抗、PH及胃內反流物的情況,無法對反流時的肌肉運動情況做出準確說明,不能同時觀測下食管括約肌和賁門的開閉情況,為反流的機理研究提供科學直觀有效的數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特別創新地提出了一種胃食管阻抗、pH和可視圖像的同步顯示方法及系統。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胃食管阻抗、pH和可視圖像的同步顯示方法,包括:
S1,控制器同步向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發送確認信息,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同步啟動開始采集數據,所述阻抗/pH模塊采集阻抗數據和pH數據并在阻抗數據和pH數據中添加采集時間作為第二時間標簽,所述視頻模塊采集反流視頻數據并在反流視頻數據中添加采集時間作為第一時間標簽;
S2,在反流監測過程中,控制器分別對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的時鐘進行定頻巡航,使阻抗/pH模塊和視頻模塊的時鐘同步;
S3,反流監測結束后,數據分析設備從記錄儀下載阻抗數據、pH數據和反流視頻數據并進行同步顯示處理,并將處理結果顯示在顯示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金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721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