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煤粉倉的料位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69108.8 | 申請日: | 2018-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29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彭付強;楊利敏;郭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昌永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00 | 分類號: | G01F23/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公信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陳佳麗 |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筒 煤粉倉 拉繩 滑套 防塵腔體 防塵套 料位檢測裝置 第一測量 電力系統 卷繞輥 彈簧 重錘 半圓筒型 第二測量 圓錐型腔 資源節約 緩沖壁 外部 底面 料位 外沿 泄露 儲存 穿過 延伸 環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煤粉倉的料位檢測裝置,包括重錘、卷繞輥、拉繩和套設于拉繩上的防塵套、防塵腔體,防塵腔體為圓錐型腔體,防塵腔體的底面還固定于煤粉倉的頂部,拉繩的一端固定于卷繞輥上,另一端穿過第一測量口和第二測量口設置于煤粉倉的內部,拉繩還連接重錘,第一測量口處還設置防塵套;防塵套包括滑套和設置于滑套外的緩沖筒,緩沖筒包括第一緩沖筒、彈簧和第二緩沖筒,彈簧和第二緩沖筒均設置于第一緩沖筒的內部,第二緩沖筒還包括兩個半圓筒型緩沖壁,滑套套設于拉繩的外部,滑套的一端端部還設有延伸向滑套外部的外沿。本發明使得料位測定過程中煤粉不會從煤粉倉中泄露,實現資源節約和儲存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用煤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煤粉倉的料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火力發電是目前常見的一種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是指利用可燃物,如煤碳等,在燃燒時產生熱能,熱能再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所使用的煤,占工業用煤的50%以上,是電力用煤領域的主要用煤途徑。火電廠的煤粉通常經過運輸及干燥提質后輸送至煤粉倉中備用,通常用料位檢測儀檢測煤粉倉中的煤粉量,對比實時需求發電量來配給,避免因煤粉儲存量不夠造成的發電事故。當前的煤粉倉多采用輸送管道從煤粉倉上部的輸煤管道運送至煤粉倉內,再經由煤粉倉底部的出煤口對煤粉倉進行取用,現有的料位計有重錘探測式料位計、核輻射式料位計和超聲波料位計等,其中,重錘探測式料位計作為一種簡單的料位檢測方法應用于煤粉倉料位的測定,在重錘探測式料位計的檢測過程中,由于煤粉倉內的重錘與煤粉倉外的卷繞裝置需通過鋼絲繩連接,因此需要在煤粉倉頂部開設供鋼絲繩通過的通孔,而煤粉又具有極細的粒度,易于在空氣中飄散,在對煤粉倉內料位測定過程中升降重錘極易造成煤粉的泄露,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會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煤粉倉的料位檢測裝置,通過重錘、卷繞輥、拉繩和套設于拉繩上的防塵套、防塵腔體,使得料位測定過程中煤粉不會從煤粉倉中泄露,實現資源節約和儲存環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煤粉倉的料位檢測裝置,包括重錘、卷繞輥、拉繩和套設于拉繩上的防塵套、防塵腔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腔體設置于所述煤粉倉的內部,所述防塵腔體上預留供進煤管道通過的進煤口,所述防塵腔體為圓錐型腔體,防塵腔體的底面還固定于所述煤粉倉的頂部,防塵腔體的底面和錐面還分別預留供拉繩通過的第一測量口和第二測量口,所述拉繩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繞輥上,拉繩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測量口和所述第二測量口設置于煤粉倉的內部,拉繩的另一端還連接所述重錘,所述第一測量口處還設置所述防塵套;所述防塵套包括滑套和設置于滑套外的緩沖筒,所述緩沖筒包括第一緩沖筒、彈簧和第二緩沖筒,所述第一緩沖筒固定于所述第一測量口處,所述彈簧和所述第二緩沖筒均設置于所述第一緩沖筒的內部,彈簧的一端連接于第一緩沖筒的內壁,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緩沖筒,所述第二緩沖筒還包括兩個半圓筒型緩沖壁,所述緩沖壁的外壁連接所述彈簧,兩個緩沖壁的凹面還合圍成一圓筒狀,所述緩沖壁的端面還設有傾斜向第二緩沖筒內部的斜面,所述緩沖壁的凹槽內還連接所述滑套;所述滑套套設于所述拉繩的外部,所述滑套的一端端部還設有延伸向滑套外部的外沿,所述外沿與緩沖壁的斜面相接觸。
進一步的,進煤管道的管道口還通過進煤口設置于所述煤粉倉的內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測量口和第二測量口的中心軸線均與防塵腔體的中心軸線相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滑套為聚氨酯滑套或聚四氟乙烯滑套。
進一步的,所述滑套還包括對稱設置的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均為半圓筒狀,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的凹槽合圍成圓筒狀的滑套。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的端部還設有外沿。
進一步的,所述防塵套設置于所述防塵腔體的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昌永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許昌永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691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