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蘆葦濕地污水凈化系統及污水凈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60693.5 | 申請日: | 2018-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75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裴紹峰;祝雅軒;葉思源;袁紅明;丁喜桂;王錦;謝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萬桂斌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濕地池 好氧池 缺氧池 排布 污水凈化系統 蘆葦濕地 水質檢測 沉淀池 調節池 格柵井 厭氧池 出水口端 機械設備 凈化系統 脫氮除磷 污水凈化 現場操作 依次相連 出水口 回流管 階梯式 入水口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蘆葦濕地污水凈化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濕地池、格柵井、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第二濕地池、第三濕地池;第一濕地池、格柵井、調節池從高到低排布;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從高到低排布;第二濕地池和第三濕地池從高到低排布。好氧池的末端與缺氧池的前端之間設置混合回流管,第二濕地池的出水口與第三濕地池的入水口之間設置第一水質檢測井,第三濕地池的出水口端設置第二水質檢測井。本發明的凈化系統,利用階梯式設計,減少了機械設備的運用和現場操作人員,增加回流的設計,提高了脫氮除磷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蘆葦濕地污水凈化系統及污水凈化方法。
背景技術
近十幾年來,我國沿海一些區域水體水質逐漸惡化,赤潮生態災害頻發,為海岸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帶來極大威脅。究其原因,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農田用水等攜帶的大量污染物質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及水質惡化的重要污染源。尤其廢水中的氮、磷含量超標,可在春、夏季節刺激藻類爆發式生長,從而導致嚴重的水華問題,其危害已引起沿海人民的普遍關注。政府部門和科研工作者也正在為控制水體富營養化問題而付出諸多努力。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它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具有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同時具有極強的自凈能力和凈化污水的能力,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腎”。如何利用“地球之腎”來凈化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農田用水中的污染物質從而服務于社會已成為當今開發濕地服務功能的一個熱點問題。
近年來,蘆葦濕地開始被嘗試用來進行污水處理,因其具有廉價、綠色環保等優點,而且避免了常規污水處理廠費用高、能源消耗高、運行管理復雜等缺陷,正逐漸成為一種高效的生物修復途徑,受到科研人員和政府部門越來越多的重視。蘆葦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利用人工或自然的濕地中陸上植被、土壤微生物、水體浮游生物等多圈層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多重過程協同作用,對污水中的雜質和有害元素進行處理,其作用機理包含滯留、過濾、吸附、氧化還原、沉淀、微生物分解、降解轉化、植物吸收、殘留物積累等各類生物化學作用,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而該技術本身也需要與其他污水處理技術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因此,蘆葦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往往是綜合的、多元的系統性技術,需要根據污水的來源、具體性質和污染狀況而采用不同的設計方式。
調查發現,現有的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在濕地處理系統中過多采用機械設備,這樣變相的增加了能源消耗,也增加了成本。比如以往設計往往使用很多污水泵,將污水從不同單元之間轉換,而污水泵的操作即需要人員或自動系統,同時也消耗電力,這無疑增加了運營成本。(2)缺乏針對污水處理后的效果缺乏科學地監測,往往缺乏在處理過程中對水質進行檢測的節點,因此究竟污水系統處理系統效果如何并不是非常明確。(3)缺乏針對脫氮除磷的回流設備。在污水處理中,“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A/A/O)系統是脫氮除磷時的關鍵工藝,然而很多設計缺乏針對好氧池流出液體進行回流的設計,限制了“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工藝的效能發揮。(4)脫氮除磷以及污水處理效果不甚理想,且維護成本較高,需要人員長期在線場運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運營成本高、脫氮除磷以及污水處理效果不理想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蘆葦濕地污水凈化系統,具有結構簡單、節省能源、占地面積小、效率高、適用范圍廣泛、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的優點;本發明還提供利用蘆葦濕地凈化污水的方法,利用階梯式設計,減少了機械設備的運用和現場操作人員,增加回流的設計,提高了脫氮除磷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蘆葦濕地污水凈化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濕地池、格柵井、調節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第二濕地池、第三濕地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未經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606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零排放老齡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裝置
- 下一篇:稠油污水地面綜合處理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