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發酵刺參飼料的微生態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60339.2 | 申請日: | 2018-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496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偉;馮政夫;董文欣;楊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K10/18;A23K50/00;C12R1/12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青島合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傅培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發酵 刺參 飼料 生態 制劑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發酵刺參飼料的微生態制劑。所述復合微生態制劑是由枯草芽孢桿菌DB005、蘇云金芽孢桿菌XW008、地衣芽孢桿菌XW015和枯草芽孢桿菌ZF003組成的微生物混合液。按重量份數計,所述枯草芽孢桿菌DB005為1?10重量份,所述蘇云金芽孢桿菌XW008為1?10重量份,所述地衣芽孢桿菌XW015為1?10重量份,所述枯草芽孢桿菌ZF003為1?6重量份。采用所述復合微生態制劑發酵產生的飼料,消化率高,酸溶蛋白和游離氨基酸、可溶性多糖和脂肪酸含量都有明顯提高;另一方面還針對性地抑制刺參腐皮病的主要致病菌,對腐皮病的抑制具有獨特的作用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學領域,涉及一種微生態制劑,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發酵刺參飼料的微生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刺參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動物,年產鮮參20多萬噸,產值超過300億元。刺參飼料主要以魚粉、扇貝邊、豆粕及馬尾藻等作為主要原料。由于其身體結構的原因,刺參自身消化能力較弱,對人工配合飼料中原料的消化利用率較低。因此,提高刺參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是促進刺參生長、增加養殖效益、節約原料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益生菌是指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可以對動物體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近些年,益生菌在水產動物養殖過程中得到迅速的發展,廣泛應用于魚類、貝類、蝦類以及刺參的養殖中。閆法軍(2011)年篩選到一株馬氏副球菌(Paracoccus marcusii),該菌株在低溫(15℃)、低接種量(5×10-3)條件下能同時高效降解餌料中的有機物和氨態氮。付鑫等(2011)將復合微生態制劑添加到飼料中,研究其對刺參幼參生長及水質的影響,結果顯示微生態制劑添加組水中的氨氮、亞硝酸氮含量明顯低于基礎飼料組,特定生長率明顯高于基礎飼料組。周慧慧等(2010)的研究表明,仿刺參腸道分離得到的益生菌可以明顯促進稚參的生長,并提高刺參稚參的抗病力。張濤等(2009)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益生菌對刺參消化和免疫指標的影響;結果證明,益生菌可以顯著提高刺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提高免疫酶活力。Bagheri等(2008)將不同濃度的復合芽孢桿菌制劑添加到虹鱒飼料中進行兩個月的投喂,結果發現,高濃度的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明顯促進虹鱒生長。Doeschate等(2008)研究證明,南非鮑腸道中分離得到的土著益生菌群可以提高其消化酶活力,促進生長。Iehata等 (2009)發現乳酸菌對鮑魚腸道消化酶活性提高有一定的作用。王路平等(2009)研究了在封閉式循環系統中,微生態制劑對刺參幼參生長及水質的影響;結果顯示,復合有益菌制劑顯著提高了刺參生長速度,并對水質凈化有一定的效果。
以上研究中在不同的水生動物養殖中采用了不同的菌株,并且均產生了促進生長和抗病力或免疫力的積極效果。然而,這些微生態制劑沒有解決飼料中大分子營養物質的降解問題;因此,由于刺參自身消化能力較弱,對人工配合飼料中原料的消化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仍然亟待解決。
另外,在刺參養殖過程中,腐皮綜合征(腐皮病)是發病最廣泛的疾病,導致刺參成活率降低,生長緩慢,最終導致養殖效益下降。發明專利ZL200910017176.7公開了“刺參腐皮綜合征的抗菌免疫雙效復方中草藥”;藥物成分為:穿心蓮、大青葉、金銀花和川芎;藥物按重量配比為:2:1:3:2;藥物呈粉末狀,粒度200目;以口服方式防治刺參腐皮綜合征。該復方中草藥具有免疫、抗病雙效作用,無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簡便,可減少或替代抗生素使用,適用于幼參培育和養殖生產疾病控制。然而,目前尚無報道公開通過微生態制劑來解決腐皮病所導致的刺參成活率降低,生長緩慢,養殖效益難以保證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刺參養殖飼料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發酵刺參飼料的微生態制劑。所述微生態制劑使用的菌株一方面側重飼料及殘餌中大分子營養物質的降解,彌補刺參消化能力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還針對性地抑制刺參腐皮病的主要致病菌,對腐皮病的抑制具有獨特的作用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603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