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千枚巖人工削坡滑坡危險性判斷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52862.0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76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余斌;殷劍敏;彭金星;柳清文;劉波;吳雨夫;陳文鴻;張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省氣象臺;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趙凱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削坡 千枚巖 滑坡體 滑坡 地區人工 邊坡 坡度 危險性區域 地形因素 地形影響 機理研究 計算模型 精準度 上側面 測繪 地形 應用 調查 保證 研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千枚巖人工削坡滑坡危險性判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現場調查測繪千枚巖地區人工削坡的滑坡體坡長L,滑坡體坡度α、滑坡體面積A、滑坡體上側面積Au和滑坡體上側面坡度β;b、根據T=S+1.8U計算千枚巖地區人工削坡的地形綜合判別因子T;c、對千枚巖人工削坡滑坡危險性進行判別。本發明通過研究地形因素對滑坡發生程度進行內部機理研究,建立了千枚巖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的危險性計算模型,針對性強,通過全面考慮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的地形影響因素,以定量的方式精確劃分滑坡危險性區域,有效保證了劃分精準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人工削坡滑坡防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千枚巖人工削坡滑坡危險性判斷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人工削坡形成的新的邊坡廣泛分布在低山和丘陵地區,特別是在我國的東部低山和丘陵地區。由于人民收入增長,人均居住面積也不斷增加,原有住房已經不能滿足當地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需要再蓋新的樓房。但是我國耕地較少,要保護耕地,若要再蓋新房,則只有另辟蹊徑。在低山邊削坡形成新的民居宅基地就是唯一可以考慮的辦法。為了減少修建成本,增大削坡坡度是居民們的通常選擇,但是大坡度又帶來安全隱患:人工削坡本來就帶來不穩定,很大的削坡坡度使邊坡更不穩定,在較大降雨誘發下,往往會形成滑坡。因此對此類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危險性做出正確判斷非常重要。
千枚巖地區的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的發生往往需要具備兩個條件:有利于發生淺層土質滑坡的地形條件;充沛的降雨入滲進入土體并最終誘發滑坡的發生。這些條件綜合影響并決定坡面土體的穩定性。其中,地形條件對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的影響因素包括:潛在滑坡體的斜坡坡度、滑坡體上側緩坡地形。潛在滑坡體兩側一般是平面,對滑坡沒有影響;潛在滑坡體下側一般無臨空面,但是滑坡體仍然可以剪出形成滑坡。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人工削坡的邊坡滑坡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對淺層滑坡形成之地形條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坡面坡度的研究,是對其發育分布規律的簡單數據統計,沒有深入研究其內在機理(工程地質學報,2013,21:607-612;水電能源科學,2014,32:119-122;山地學報,2015,33:108-115;巖土力學,2006,27:1393-1397;巖土力學,2007,28:2046-2010;地質災害與環境護,2000,11:145-146;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assessing natural hazards,1995,135-175;Toronto,1984,307-323;Earth SurfaceProcesses and Landforms,1993,18:579-591;The Netherlands.1995,93-106;Geomorphology,1998,24:309-331.),研究成果很難用于其他區域。除了坡面坡度對淺層滑坡的影響外,淺層滑坡敏感區的上游、左右兩側以及下游等因素對淺層滑坡的影響有少量研究,但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和描述單一因素的影響,很少有定量的計算方法,如考慮上游的計算模型(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4,4:1153-1171;Math Geol,1983,15:403-426;Processes Landforms,1991,16:427-445.)。上述這些粗略的坡度的判斷方法和單一的地形因素研究對于淺層土質滑坡危險性判斷的準確性較差。
公開號為CN 104805846A,公開日為2015年07月29日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淺表層土質滑坡的危險性劃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現場調查測繪確定滑坡體的基本地形數據,分別研究坡度與上部坡度及長度、兩側側面坡度及寬度和下部坡度及長度的關系,并將上述關系關聯研究,結合各影響因素在滑坡中的作用機理,最終建立了更精確的淺表層土質滑坡的易發計算模型,確定淺表層土質滑坡的危險性劃分級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省氣象臺;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未經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省氣象臺;江西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528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