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炸薯條抗霧防軟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51874.1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4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裘友玖;張桂芳;李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5/08;C08L71/02;C08K5/42;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5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乙烯樹脂 軟包裝材料 油炸薯條 防霧劑 制備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聚甘油脂肪酸酯 聚乙烯防霧薄膜 聚乙烯蠟乳液 薄膜表面 薄膜樹脂 共混造粒 擠出流延 聚乙二醇 親水基團 疏水基團 裝置制備 表面能 丙三醇 接觸角 浸潤性 殼聚糖 膜表面 相容性 小水滴 減小 水膜 吸附 鋪展 水珠 薄膜 配制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炸薯條抗霧防軟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包裝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乙烯蠟乳液、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乙二醇丙三醇配制防霧劑,并吸附分散殼聚糖,再加入到聚乙烯樹脂中,與聚乙烯樹脂共混造粒,再經擠出流延裝置制備聚乙烯防霧薄膜,利用防霧劑中疏水基團與薄膜樹脂的相容性好,而親水基團則位于薄膜表面,以此來提高材料的表面能,使膜的表面張力與水的表面張力相近,從而使膜表面與水的接觸角減小,提高水對薄膜的浸潤性,使小水滴不形成水珠而是在表面鋪展開來,形成連續的水膜,以達到無霧、無滴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炸薯條抗霧防軟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包裝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油炸食品是中國比較流行的一類食品,以其香脆的口感深為人們喜愛。薯條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油炸食品,研究薯條包裝材料的選擇方法及貨架期評估,對其它油炸食品的包裝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薯條對水分和氧氣都十分敏感、吸潮能使其失去脆性,氧氣能引起腐敗變味。所選擇的包裝材料必須能隔絕水分和氧氣。
用軟包裝材料包裝的食品的貨架期決定于許多因素,如溫度、相對濕度、氧氣分壓、光透過率及包裝結構等,所以評估包裝食品的貨架期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然而在保存過程中一些影響因素總是保持不變,而其它因素如相對濕度、氧氣分壓則發生變化。油炸食品的變敗主要取決于水分和氧氣。
薯條中富含淀粉,其油炸過程形成的孔洞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引起薯條變軟。目前用于薯條包裝的材料多為復合材料,如CPP,在防霧防軟方面沒有新的突破和進展。采用改性聚乙烯醇和無紡布結合的方式,通過內外包裝共同為薯條“服務”,能夠達到抗霧保硬的效果。
針對油炸薯條包裝儲存過程膜內易產生水蒸氣而導致包裝薄膜霧度下降、薯條變軟的現象,研究開發一種油炸薯條抗霧保硬包裝材料對油炸類食品包裝材料具有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油炸薯條包裝儲存過程膜內易產生水蒸氣而導致包裝薄膜霧度下降、薯條變軟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油炸薯條抗霧防軟包裝材料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加入聚乙烯蠟乳液中攪拌15~20min,再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攪拌均勻后滴加聚乙二醇丙三醇,得防霧劑;
(2)取殼聚糖加入質量分數為2%醋酸溶液中攪拌溶解,再加入辣根過氧化酶,橘皮苷,在40~50℃下攪拌反應,冷卻后調節pH至中性,靜置過濾得濾渣,將濾渣水洗干燥后研磨,過200目篩,得橘皮苷接枝殼聚糖;
(3)取橘皮苷接枝殼聚糖加入防霧劑中攪拌混勻,得功能添加劑;
(4)取聚乙烯、功能添加劑混合均勻后裝入雙螺桿擠出裝置中擠出造粒,得母粒;
(5)將母粒裝入流延裝置中流延成膜,得油炸薯條抗霧防軟包裝材料。
步驟(1)所述物料重量份為3~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9~18份聚乙烯蠟乳液,0.75~1.5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3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3份聚乙二醇丙三醇。
步驟(2)所述殼聚糖、醋酸溶液、辣根過氧化酶、橘皮苷的重量份為2~3份殼聚糖,100~120份醋酸溶液,0.10~0.12份辣根過氧化酶,3~4份橘皮苷。
步驟(3)所述橘皮苷接枝殼聚糖與防霧劑的質量比為1:5~1:20。
步驟(4)所述功能添加劑用量為聚乙烯質量的2.5~6.0%。
步驟(4)所述擠出參數為1區150~160℃,2區160~175℃,3區160~170℃,4區160~170℃,5~7區均為160~175℃,轉速為20~30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518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