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51029.4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0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瑞然生物藥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寧國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筍廢棄物 制備 馬齒莧 肥料 豆粕 藥渣 秸稈 微生物菌劑 植物提取物 農業肥料 重量份數 白銹病 抗病害 無機肥 大自然 防治 回歸 加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農業肥料技術領域,基于竹筍廢棄物無法充分利用的問題提出的。本發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竹筍廢棄物100?150份、豆粕10?12份、秸稈20?30份、無機肥4?8份、藥渣5?7份、微生物菌劑2?3份、抗病害植物提取物3?6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竹筍廢棄物、秸稈、豆粕、藥渣經加工后重新回歸大自然,具有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本發明的制備的肥料具有防治馬齒莧白銹病的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竹筍,為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多年生常綠禾本目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中國是食筍最早的國家之一,主要的食用筍仍為少數,主要集中在毛竹筍、麻竹筍、雷竹筍、綠竹筍等。我國竹筍資源豐富,年產鮮筍300多萬噸。但是,在竹筍加工過程中,竹筍加工利用率不高,產生大量的筍頭、筍殼、筍節、筍衣、筍加工邊腳料等新鮮竹筍加工廢棄物、副產物,腐爛霉變,嚴重危害了生態環境。
馬齒莧為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為藥食兩用植物,具有清熱利濕、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現有的馬齒莧種植過程中使用無機肥和有機肥,但肥料中的營養成份根本滿足不了馬齒莧的營養需求,又因大多數種植戶對馬齒莧的生長規律及營養需求等了解較少,加之所施肥料又缺少一定的營養成份,極易造成馬齒莧產量低,根部細小不發達,生長慢,易引發各種病蟲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挖掘后的竹筍廢棄物無法充分利用、馬齒莧產量較低。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竹筍廢棄物100-150份、豆粕10-12份、秸稈20-30份、無機肥4-8份、藥渣5-7份、微生物菌劑2-3份、抗病害植物提取物3-6份。
優選的,所述竹筍廢棄物為竹筍殼和竹筍首尾。
優選的,所述微生物菌劑由乳酸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制成。
優選的,所述秸稈為水稻秸稈或小麥秸稈。
優選的,所述無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硫酸銨2-4份、過磷酸鈣3-5份、磷酸二氫鉀1-2份、氯化鉀0.5-0.8份。
優選的,所述藥渣為中藥煎煮后的剩渣。
優選的,所述抗病害植物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黃連15-20份、蒲公英4-7份、丁香5-10份、麥冬5-10份、茴香2-4份。
優選的,所述抗病害植物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黃連、蒲公英、丁香、麥冬、茴香粉碎,過80-100目篩,保存備用;
(2)將步驟(1)中粉碎后的產物置于95%乙醇中,浸提12-14h后,進行抽濾獲得提取液;
(3)將步驟(2)中抽濾獲得的提取液進行旋轉蒸發,濃縮至膏狀,保存備用。
優選的,所述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竹筍廢棄物、秸稈、藥渣粉碎過篩,加入豆粕和微生物菌劑,攪拌均勻后置于發酵池內,發酵溫度為60-70℃,發酵濕度在60%-70%,發酵時間為4-6d;
(2)于步驟(1)的發酵產物中加入無機肥和抗病害植物提取物,混合均勻后得到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竹筍廢棄物制備的馬齒莧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瑞然生物藥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瑞然生物藥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510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麥用環保農藥
- 下一篇:一種有機無機復混肥料造粒膠結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