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丁苯酞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及其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50374.6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785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淑娟;宮穎;劉偉國;時銀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1/365 | 分類號: | A61K31/365;A61K31/4196;A61K31/496;A61K31/506;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潔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丁苯酞 制備 真菌 產品 中的 應用 及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丁苯酞單用及聯合三唑類藥物的應用及其產品。NBP單用時,對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均為128μg/mL,為念珠菌感染的治療和NBP的新藥理作用研究及潛在應用提供新思路。NBP分別與FLC、VRC、ITZ聯合應用時,可以增強三唑類抗真菌藥物對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可以產生協同抗真菌作用,并能夠逆轉耐藥念珠菌對三唑類抗真菌藥物的耐藥性,為新藥的開發及老藥新用提供了研究方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丁苯酞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及其產品。
背景技術
由于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廣譜抗生素以及激素的大量應用,真菌感染成為器官移植、腫瘤、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是導致患者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念珠菌感染對臨床的威脅雖然沒有曲霉菌感染所造成的威脅大,但由于這類真菌容易出現藥物外排增強與基因靶位改變(如ERG11)等,使得對唑類抗真菌藥物敏感的念珠菌不斷出現耐藥性,這給臨床抗真菌感染帶來極大的挑戰。數據表明,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晚期感染真菌后,超過三分之一耐藥,對唑類藥物耐藥率更是高達65%。其中念珠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是呼吸系統、血流感染、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真菌感染的常見分離菌。根據美國院內感染控制組織的資料顯示,CA是第4位引起院內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是死亡率最高的致病菌,死亡率可高達40%。此外,由于傳統抗真菌藥物在臨床大量的預防治療性應用,非白色念珠菌(non-albicansCandida species,NCA)的分離率逐年增加,在某些地區NCA的分離率已經高于白色念珠菌。在NCA菌種中,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CG)和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CK)是臨床上經常被分離到的病原菌。由于念珠菌分離率不斷升高,且對常用抗真菌藥物具有固有耐藥或較快獲得耐藥性,給臨床成功治療念珠菌感染帶來了挑戰。因此尋找一種對抗念珠菌有效的成分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丁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又叫芹菜甲素,是芹菜油中的化學成分之一,是我國腦血管領域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Ⅰ類新藥。NBP對腦血管病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可抗腦缺血、改善腦能量代謝與抑制血栓形成,且其毒性較弱,安全性好。近來文獻檢索發現,同為芹菜提取物的其它化合物已被證實具有抗念珠菌活性,但目前對于NBP對念珠菌的體外作用效果,尚無文獻報道,具有廣闊研究前景。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丁苯酞單用或聯合三唑類藥物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及其產品。本發明研究表明,腦血管領域Ⅰ類新藥NBP單用具有顯著抗念珠菌活性,為念珠菌感染的治療和NBP的新藥理作用研究及潛在應用提供新思路。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種丁苯酞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新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了一種丁苯酞聯合三唑類藥物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了一種包含丁苯酞的抗真菌產品。
本發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了一種包含丁苯酞和三唑類藥物的抗真菌產品。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具體的,本發明公開了下述技術方案:
首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丁苯酞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
優選的,所述真菌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或克柔念珠菌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所述產品為藥物。
優選的,丁苯酞單用抗念珠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的最低濃度為128μg/ml。
其次,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丁苯酞聯合三唑類藥物在制備抗真菌產品中的應用。
優選的,所述三唑類藥物為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未經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503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