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塵濾料性能測試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47966.2 | 申請日: | 2018-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80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丁濤;周兆兵;陳秀蘭;劉新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3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料 粉塵 檢測裝置 粉塵量 進氣管 性能測試裝置 動力裝置 過濾 粉塵檢測裝置 除塵裝置 氣流狀態 水平設置 筒形結構 形態保持 性能測試 一端開口 圓柱形袋 出氣管 開口端 檢測 穿過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粉塵濾料性能測試裝置,包括進氣管、濾料、動力裝置、第一粉塵量檢測裝置和第二粉塵量檢測裝置,所述第一粉塵量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未過濾前空氣中的粉塵含量,所述第二粉塵檢測裝置用于檢測過濾后氣體中的粉塵含量,氣體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經進氣管穿過濾料,所述進氣管水平設置,所述濾料為一端開口的筒形結構,所述濾料的開口端連接出氣管,所述濾料置于濾料性能測試箱內。該裝置中濾料形態保持了圓柱形袋狀,與實際除塵裝置一致,且氣流在管道內水平方向上流動,模擬了工業實際的氣流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試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粉塵濾料性能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粉塵是工業生產中常見的大氣排放物,對人員健康和生產安全都會造成顯著影響,需要進行有效治理。應用纖維濾料對含塵排氣進行凈化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工業除塵技術。常見的濾料材質有滌綸、芳綸、玻璃纖維等合成纖維材料,它是過濾式除塵或通風裝置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對裝置的凈化效率、阻力和成本都具有顯著影響。因此,采取適宜的手段檢測并評價濾料的性能,對于優化除塵器結構與運行參數都具有重要意義。
濾料的性能指標主要包括濾料的效率和阻力,前者表示被濾料攔截的粉塵占進入除塵裝置粉塵總量的百分比,它表征了濾料的技術性能;后者表示空氣通過濾料所要克服的壓差,它表征了濾料的經濟性能。為了防止粉塵在濾料表面過度堆積,造成濾料兩側壓差過大,過濾式除塵器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都需要進行清灰處理,通過機械或氣流的作用將濾料上的粉塵振落一部分,以維持濾料兩側合理的壓差。濾料壓差隨時間的動態變化,以及清灰后濾料的壓差下降情況也是濾料性能評價過程中的主要考察指標。
目前常用的濾料性能測試裝置如圖1所示。該裝置的主體由一根垂直管道3和一根水平管道2組成,被測濾料5以展平狀安裝在水平管道入口。工作時,在垂直管道上端的發塵器1以一定濃度向管道內投入具有特定粒徑分布的粉塵,粉塵中的大顆粒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入管道底部的集塵箱4中,而小顆粒由于沉降速度較低,在落至水平管道位置時,由于水平管道后方抽氣泵9的抽吸作用穿過被測濾料被吸入水平管道。測試裝置通過濾料兩端的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濾料兩端的壓差,并用水平管道末端的低孔隙度濾料7測定穿過被測濾料的粉塵量,以評價濾料的過濾效率。當濾料兩端壓差達到一定閾值時電磁閥8開啟,通過噴吹管6噴射壓縮空氣清除濾料上的部分粉塵,同時檢驗濾料的清灰性能。
這種濾料性能測試系統的工作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被測濾料的形態與實際除塵裝置中的不一致。在工業除塵器中濾料多為圓柱形袋狀,而測試裝置中濾料為展平狀,兩者在幾何形態上的差異,導致濾料在測試裝置中的工況與在除塵器中有所不同。
此外,圖1所示測試裝置中含塵氣流是在一段垂直管道中自上而下流動,然后穿過濾料,這也與工業除塵管道中含塵氣流的實際流動狀態不一致。工業除塵管道多數為水平布置,管道內需保持一定的氣流速度使粉塵顆粒克服自身重力呈懸浮狀在管道內流動(該速度一般在15~20m/s左右),然后進入除塵裝置底部,在自下而上的流動過程中與濾料相接觸,而在垂直管道中粉塵的重力方向與氣流方向一致,對氣流速度的要求與水平管道有顯著差異,粉塵是在自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與濾料相接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測試裝置中氣流狀態與工業中氣流流動狀態不一致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粉塵濾料性能測試裝置,該裝置中濾料形態保持了圓柱形袋狀,與實際除塵裝置一致,且氣流在管道內水平方向上流動,模擬了工業實際的氣流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479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