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變容量的防滲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35701.0 | 申請日: | 2018-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56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H·蒂姆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北美油氣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7/02 | 分類號: | E04H7/02;E04B1/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何家鵬 |
| 地址: | 266109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池體 防滲池 組合板 角度可變 可變容量 連接組件 包圍 組合板組合 地連接 跨度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變容量的防滲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由多個組合板組合而成,相鄰的兩個所述組合板之間通過連接組件角度可變地連接。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防滲池,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組合板的數量來改變池體所包圍的占地面積,從而對防滲池的容量進行調整,當池體所包圍的面積改變時,相鄰兩個組合板之間的夾角也需要調整,因此,利用連接組件使相鄰的組合板之間角度可變,可以滿足池體極大跨度的容量改變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棄物中轉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可變容量的防滲池。
背景技術
蓄水設備是工業生產中常見的設備。傳統的蓄水方式有兩種,一種是50m3小容量蓄水鐵罐,一種是大容量混凝土結構蓄水池。前者具有儲量小、占用作業面積廣、運輸成本大等問題,后者則具有建設時間長、建造成本高、復墾不易、占用的土地更甚于蓄水鐵罐等問題。隨著國家對資源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混凝土結構蓄水池已逐漸被可移動的蓄水池所取代。
專利號為ZL201510176677.5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滲池,該防滲池便于組裝及拆卸,建設成本低,并且對周邊環境不會造成影響。該防滲池除了具有高容量的蓄水功能外,另一技術優勢是能夠有效保證水資源的不流失。傳統的蓄水鐵罐不設置內置的防滲材料,混凝土結構蓄水池一般采用固化防水,然而卻具有非常大的滲漏隱患,如發生地殼變動、機械外力等,均可能導致池體龜裂從而產生細縫,進而導致水資源流失。相比之下,防滲池采用高分子結構材料作為內置的防滲層,有效地實現了大容量蓄水而不發生水資源流失。
盡管上述防滲池在工業生產中取得了成功,但其也依然存在有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
例如,該防滲池具有固定的容量,該防滲池在設計階段先確定目標蓄水量,然后以目標蓄水量為目標值對池體進行定制,在后期實際投入使用之后,可能就會面臨蓄水量不足或容量超出實際用水需求,前一種情況會增加處置剩水的設備和人力成本,后一種情況則會因占有工作面積過大而導致浪費。
再比如,該防滲池的組建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將池體模塊依次組建,二是將防滲層架設在池體內緣依附內壁固之,架設防滲層的過程工作量巨大,導致投入時間及人力成本較大。
再比如,該防滲池的取水過程具有潛在性的隱患,該防滲池的取水管道布置在池體外緣順池壁延伸爬高進入池內,該取水方式的問題在于輔助的機件在防滲池投入運行之前需放置到池體的內部,其可能導致防滲層被進入池體的外物所損傷,從而嚴重影響防滲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變容量的防滲池,該防滲池在投入實際使用后可以根據實際蓄水量需求對容量進行調整,從而避免蓄水量不足以及容量超出實際用水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變容量的防滲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由多個組合板組合而成,相鄰的兩個所述組合板之間通過連接組件角度可變地連接。
所述連接組件包括銷座、銷軸以及轉動臂,所述轉動臂的兩端分別通過一個所述銷軸與一個所述銷座轉動連接,兩個所述銷座對應地固定在相鄰的兩個組合板的相互靠近的豎邊上。
在所述銷座的一側設置有限位擋板,使得相鄰的兩個組合板僅能單向轉動。
在所述池體的側壁上設置有可抽拉的容納體,所述容納體包括底板和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的第一立板,在所述容納體中放置有充氣式的防滲墊,當所述防滲墊中充滿氣體時,充氣而展開的防滲墊覆蓋所述池體的底部以及內壁。
所述容納體的底部設置有滑動組件,所述滑動組件與鋪設在地面上的滑軌配合。
在所述池體的側壁上設置有供所述容納體通過的缺口,當所述容納體完全推入所述池體內時,所述第一立板封堵住所述缺口。
位于兩個所述組合板之間的連接組件為多個且由上至下間隔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北美油氣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北美油氣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357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