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氣直驅抗結霜空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35095.2 | 申請日: | 2018-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2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彭光前;李嘯宇;車雯;吳俊鴻;王現林;于博;廖敏;連彩云;田雅頌;周金聲;翟振坤;梁之琦;孫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7/02 | 分類號: | F25B27/02;F02B4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媒 燃氣發動機 煙氣換熱器 高溫尾氣 空調系統 結霜 室外換熱器 排出 直驅 燃氣 空調系統壓縮機 吸氣過熱度 壓縮機驅動 空氣調節 排氣口排 排氣口通 熱量傳遞 尾部設置 制備生活 制冷系統 熱效率 動力源 換熱器 壓縮機 換熱 制熱 蒸發 運轉 外部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氣直驅抗結霜空調系統,包括:燃氣發動機、壓縮機、室外換熱器和冷媒?煙氣換熱器;所述燃氣發動機作為空調系統壓縮機的動力源,燃氣發動機排出的高溫尾氣通過尾部設置的排氣口排出,排氣口通入冷媒?換熱器,所述冷媒?煙氣換熱器設置在室外換熱器外部,將高溫尾氣的熱量傳遞給空調系統的冷媒。本發明通過燃氣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驅動制冷系統運轉進行空氣調節。燃氣發動機排出的高溫尾氣可通過水?煙氣換熱器制備生活用熱水。制熱季節,還可通過冷媒?煙氣換熱器與蒸發側冷媒換熱,以提升制熱效率,并減緩結霜速度,還可以保證吸氣過熱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燃氣直驅抗結霜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在建筑舒適性方面,人們的需求日盛,高品質的生活建立在巨大的能源消耗之上,其中民用空調的能源消耗約占國民總電耗的50%。由于常規能源具有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勻性兩個重要特征,多數國家的能源供應均不能滿足其經濟發展的需求。
農村存在大量的秸稈等生物質能,常采用直接燃燒的方式進行處理,該種方式不僅造成了大量的生物質能白白浪費,同時也對大氣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中國專利CN201710080478.3公開了一種燃氣制熱空調器,是在燃氣制熱空調外殼的底部安裝有風機,燃氣管上有燒嘴,燒嘴的周圍有進風孔,聚熱板的有供熱管,供熱管的后面有風扇,工作時,通過燃氣管進入的燃氣被點燃,在燒嘴處噴出火焰,這時進風管上面的風機轉動,把空氣從進風孔吹進聚熱罩內,進入的空氣對火焰進行助燃,對供熱管進行加熱,供熱管外圍的散熱片向周圍散發出熱量,同時,供熱管后面的風扇轉動,風扇把供熱管和散熱片發出的熱量通過面板上面的熱風出孔吹向房間里面,使房間里面變暖。
如果將秸稈等生物質能通過堆肥的方式轉化成可燃氣體,然后再通過一種燃氣直驅空調系統為人們提供冷、熱及生活熱水,則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時也緩解了大氣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的空調需要電能驅動,無法在無電或缺電的情況下正常運轉的缺陷,提供一種燃氣直驅抗結霜空調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燃氣直驅抗結霜空調系統,包括:燃氣發動機、壓縮機、室外換熱器和冷媒-煙氣換熱器;所述燃氣發動機作為空調系統壓縮機的動力源,燃氣發動機排出的高溫尾氣通過尾部設置的排氣口排出,排氣口通入冷媒-換熱器,所述冷媒-煙氣換熱器設置在室外換熱器外部,將高溫尾氣的熱量傳遞給空調系統的冷媒。
進一步的,燃氣發動機排氣口設置有兩個分排氣口:第一排氣口和第二排氣口,通過所述第一排氣口通入冷媒-換熱器,所述第一排氣口在空調系統制冷期間關閉。
進一步的,冷媒-煙氣換熱器內設置有一到兩條連通室外換熱器的冷媒管路。
進一步的,冷媒管路為連通室外換熱器和空調系統的節流元件,或者是連通室外換熱器和空調系統的四通閥。
進一步的,空調系統還設置有水-煙氣換熱器,所述第二排氣口通入水-煙氣換熱器。
進一步的,水-煙氣換熱器設置有水箱。
進一步的,燃氣發動機的燃料為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或沼氣。
進一步的,燃氣發動機與壓縮機的傳動方式為軸傳動、齒輪傳動或皮帶傳動。
進一步的,燃氣發動機也作為空調系統的內、外風機的動力源。
進一步的,燃氣發動機對內、外風機的驅動采用直接機械驅動或者將燃氣發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后,通過電能驅動內、外風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350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