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32980.5 | 申請日: | 2018-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59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祥;石偉佳;張志宏;王保田;雷瑩瑩;于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粵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張敏 |
| 地址: | 11086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草莓 花青 相關 基因 fvmyb17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中的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及其應用,FvMYB17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研究表明該基因具有促進擬南芥花青苷合成的功能。本發明為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果實色澤的調控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技術手段,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薔薇科草莓屬,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漿果之一。草莓屬于生長周期短、容易繁殖、植株較小、方便管理的一種水果(譚昌華等,2003)。由于草莓果實特殊的香氣和極高的營養價值,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草莓果實中存在著大量花青苷,從而導致果實顏色的變化。同時MYB轉錄因子在植物的次生代謝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MYB轉錄因子因其含有一段保守的Myb結構域而得名,它的N端是高度保守的,且含有不完全重復的串聯的1-3個R結構域,即R1、R2和R3。根據所含R數量不同可將其分為以下4類:1R-MYB(MYB-related),R2R3-MYB,3R-MYB,4R-MYB(牛義嶺等,2016)。每個R可形成3個α-螺旋,其中第2、3個α-螺旋形成螺旋-轉角-螺旋(王希慶等,2003),第三個螺旋可以識別染色體的大溝。每一個MYB結構域中含有17-19個氨基酸間隔開的3個保守的色氨酸殘基,它們具有疏水作用并且對維持螺旋-轉角-螺旋有重要的作用。
模式植物擬南芥中R2R3-MYB家族的第四亞族包括AtMYB3、AtMYB4、AtMYB6和AtMYB7基因。Jin(2000)發現AtMYB4擬南芥突變體對UV-B的耐受性增強。與上述基因同源的另一個基因AtMYB7在擬南芥中也可能作為一個新的紫外線保護因子(Fornaléet al.,2014)。通過前人研究可以看出,擬南芥MYB家族的第四亞組中主要在負調控類黃酮和紫外線保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們發現草莓FvMYB17能夠促進花青苷的合成,這與模式植物擬南芥中同源基因的功能完全不同。對該基因進行功能研究,闡明其花青苷調控機理,可以有利于在分子方面了解草莓花青苷的合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花青苷合成基因-草莓基因FvMYB17及其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從二倍體森林草莓‘Ruegen’中分離得到FvMYB17基因,構建該基因的植物過表達載體,通過農桿菌介導法,將該基因轉化到擬南芥中,以實現FvMYB17基因的功能分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該基因的cDNA序列如SEQ NO.1所示;草莓花青苷合成相關基因FvMYB17編碼的蛋白質,所述基因編碼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擴增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的引物,包含:
FvMYB17-F:5'-AAAGGTACCATGAGGAAACCCTGCTGCGA-3'
FvMYB17-R:5'-AAAGAATTCTCTGAAGAGAGGAAGCGTGG-3'
其中,引物5'端的前3個堿基為保護堿基,緊接著的6個堿基是酶切位點,5'端前9個堿基是構建過表達載體所需,不屬于FvMYB17的基因序列。FvMYB17-R引物由于構建GFP融合表達載體需要,去掉了終止密碼子。
本發明提供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的植物過表達載體,所述載
體為pRI101-GFP-CaMV35S-FvMYB17。
本發明提供一種草莓花青苷相關基因FvMYB17在提高植物花青苷含量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表達載體pRI101-GFP-CaMV35S-FvMYB17在提高植物花青苷含量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農業大學,未經沈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329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