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裝箱單元組合式自動儲存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17526.2 | 申請日: | 2018-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30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妍;張劍芳;何紫林;茍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盛川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曉靜 |
| 地址: | 400041 重慶市渝北區龍山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裝箱 單元 組合式 自動 儲存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器壁結構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集裝箱單元組合式自動儲存方法,所述集裝箱單元組合式自動儲存方法包括:入庫信息識別單元、儲存區域存放單元和出庫輸送單元,所述入庫信息識別單元是利用傳輸裝置將物料傳輸到條碼識別裝置,條碼識讀器識讀物料信息,所述儲存區域存放單元和出庫輸送單元是通過智能儲存系統實現的。本發明利用掃碼識別系統和智能存儲系統,在集裝箱單元內實現物料入庫和出庫,實現了移動式儲存,物料儲存容量可根據組合單元數擴展,體現了儲存的組合化、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器壁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裝箱單元組合式自動儲存方法。
背景技術
倉儲是以倉庫為手段,對物料進行儲存與保管的活動,它包括倉儲管理和倉儲技術兩方面。倉儲技術是指與倉儲活動有關的技術工作,如物料檢驗、物料信息識別等;倉儲管理是指在倉儲活動中的管理過程,如物料出入庫計劃、物料清點等。井場物料投加與井場生產緊密結合,成為鉆井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鉆井液物料投注而言,物料儲存往往都是臨時性,當鉆井場所發生變化時,物料儲存也將隨之改變。傳統的井場物料儲存采用簡易貨棚儲存方式,這種方式只能通過人工進行出入庫作業,如采用自動化作業,需要建設自動化倉庫,這樣不僅設備投資大、鉆井場所發生變化時,倉庫移動困難等。因此,需要尋求一種結構簡單、物料存取方便,便于自動化作業,且高效環保的移動式儲存裝置已成為井場物料投加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井場物料簡易貨棚儲存,不僅難于對物料進行自動識別,自動出入庫,而且也不利于物料使用的信息化管理,造成物料進出貨物操作勞動強度大,并且操作容易出現差錯。
針對上述問題,迫切需要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解決,但井場物料儲存從技術現狀來看,存在以下技術難度:
(1)井場物料自動儲存技術是新技術的綜合應用
井場物料自動儲存方式,是自動控制技術與信息技術在井場物料儲存作業中的綜合應用,現有的井場物料儲存都是采用簡易貨棚儲存,而采用自動儲存作業方式沒有現實的案例,采用自動儲存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特別是在井場環境下,儲存場地受到限制,作業環境條件下,怎樣在野外環境條件下實現自動儲存,是本發明的核心,因此,解決鉆井物料自動儲存中物料信息識別、物料自動出入庫作業是本發明的技術難點。
(2)要解決井場物料儲存的組合式要求
由于鉆井工作流動性特點,鉆井液物料儲存要滿足井場工作特點,應具備快速組裝和撤收功能,通過單元組合,快速組建儲存系統,各儲存單元應標準化、便于運輸與組建,構建儲存系統的單元組合模塊是本發明的技術難點。
(3)要解決井場物料儲存單元間的協同
鉆井液物料儲存自動化,各集裝箱單元之間采用統一技術體制、信息標準、技術規范,在物料出入庫和儲存規劃時,各儲存單元之間應相互銜接,形成統一的倉儲系統,構建井場物料儲存單元間的協同是本發明的技術難點。
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物料儲存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具有以下現實意義:
(1)本發明有利于提高井場物料加注作業效率,減輕勞動作業強度。近年來,隨著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在鉆井領域的應用,鉆井作業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井場物料加注自動化系統的應用,與之相適應采用井場物料儲存自動化,實現物料從出入庫的自動作業,將徹底改變人工作業方式,有利于提高井場物料加注效率,減輕工人勞動作業強度。
(2)本發明有利于倉儲系統快速組裝與撤收。根據鉆井工作性質,鉆井液物料加注是鉆井作業緊密結合的有機部分,由于鉆井作業流動性特點,鉆井液物料自動加注系統,應具備快速組裝和撤收功能。因此,集裝組合單元式物料儲存方式,是應用移動式倉儲的原理,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鉆井液物料加注系統快速組裝與撤收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盛川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大盛川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1752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