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蚜癭蚊與吡蟲啉協同防治蚜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10147.0 | 申請日: | 2018-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82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梁秀芹;郭永軍;胡海燕;李金玲;梁友忠;楊朝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永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01M1/2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712 山東省濰坊市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蚜癭蚊 蚜蟲 吡蟲啉 協同 化學農藥防治 日光溫室蔬菜 生物防治 持續控制 非接觸性 殺蟲效果 蔬菜作物 蚜蟲危害 有機統一 栽培過程 防治 釋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蚜癭蚊與吡蟲啉協同防治蚜蟲的方法,日光溫室蔬菜栽培過程中同步釋放食蚜癭蚊和使用吡蟲啉控制蚜蟲危害。該方法既能有利于實現保護和利用食蚜癭蚊持續控制蚜蟲的同時,又能快速壓低蚜蟲的蟲口密度,殺蟲效果好,且能夠實現生物防治與蔬菜作物非接觸性化學農藥防治的有機統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同步利用食蚜癭蚊與吡蟲啉協同防治日光溫室蔬菜蚜蟲的方法,屬于植物保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日光溫室蔬菜栽培釋放食蚜癭蚊控制蚜蟲等害蟲是不可缺少的綠色防控措施,具有保護和改善農田生態環境,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有利于延緩蚜蟲等害蟲抗藥性的發生和發展,在連續使用的情況下,對蚜蟲等害蟲也具有連續而持久的控制作用等優點。但也存在防治效果較緩慢的缺陷,特別是蚜蟲等害蟲蟲口密度較大時,難以迅速壓低蟲口密度,必須借助化學防治來快速壓低蟲口密度。由于化學農藥對天敵有一定的殺傷作用,日光溫室蔬菜栽培中難以做到同時釋放天敵和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害蟲,也就是說現有技術還無法實現化學防治與釋放天敵協同使用。
現有化學農藥的使用方式多通過葉面噴施或根部施用,化學農藥和蔬菜作物接觸,勢必造成蔬菜農藥殘留。也就是說,現有的化學防治存在難以實現蔬菜作物非接觸性化學農藥防治的缺陷。
對于日光溫室蔬菜生產中的重要害蟲,如何實現化學防治與釋放天敵協同使用以及作物非接觸性化學農藥防治是綠色蔬菜生產亟須解決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利用食蚜癭蚊與吡蟲啉協同防治日光溫室蔬菜蚜蟲的方法,既能有利于實現保護和利用食蚜癭蚊持續控制蚜蟲的同時,又能快速壓低蚜蟲的蟲口密度,殺蟲效果好,且能夠實現生物防治與蔬菜作物非接觸性化學農藥防治的有機統一。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食蚜癭蚊與吡蟲啉協同防治蚜蟲的方法,日光溫室蔬菜栽培過程中同步釋放食蚜癭蚊和使用化學農藥吡蟲啉控制蚜蟲危害;
所述食蚜癭蚊,一種生物天敵,捕食蚜蟲;
所述吡蟲啉,一種煙堿類高效殺蟲劑,觸殺蚜蟲。
一種優化方案:所述釋放食蚜癭蚊,主要過程為:蔬菜定植7-10天后,發現蚜蟲開始釋放食蚜癭蚊,667m2按200-300頭,隔7-10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次。
另一種優化方案:所述使用化學農藥吡蟲啉,通過懸掛殺蟲板的方式實現,667m2均勻懸掛殺蟲板30-40張;
所述殺蟲板由塑料絲布、吡蟲啉、麥芽酚和殼聚糖組成;
所述塑料絲布長30-40cm、寬20-25cm,由絲徑為0.8mm的復合單絲按經線和緯線采用平織方式連續編織而成,復合單絲的表面吸附有吡蟲啉、麥芽酚和殼聚糖,復合單絲的表面多次吸附有吡蟲啉、麥芽酚和殼聚糖;
所述復合單絲由聚四氟乙烯、納米氧化硅和黃色母料為原料按質量比20:2:1制作而成,制作步驟如下:
1)用聚四氟乙烯、黃色母料和納米氧化硅在擠出機中混勻、捏合,制成混合物;
2)將步驟1)中捏合的混合物作為絞股擠出;
3)將步驟2)中擠出的絞股拉伸成直徑0.8mm的復合單絲;
所述復合單絲的表面吸附有吡蟲啉、麥芽酚和殼聚糖,具體步驟如下:
a)將10%的吡蟲啉配制成500倍水溶液;
b)再向步驟a)配制的水溶液中分別加入麥芽酚、殼聚糖,使麥芽酚、殼聚糖均呈飽和狀態,制成吡蟲啉、麥芽酚和殼聚糖混合水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永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永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101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