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及其支護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09301.2 | 申請日: | 2018-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76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海霖 |
| 主分類號: | E02D19/06 | 分類號: | E02D19/06;E02D19/08;E02D19/10;E02D17/04;E02D19/14;E02D19/18;E02D5/18 |
| 代理公司: | 蕪湖思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崔金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凍土墻 液氮 護坡樁 復合支護 支護結構 凍結 長螺旋鉆孔灌注樁 安全環保 地質條件 基坑邊緣 均勻排列 錨桿錨固 排水系統 地基土 鎖口梁 錨桿 錨固 張拉 地層 混凝土 鋼材 穿過 | ||
1.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置排水系統,包括設置地表排水,支護內部排水,以及基坑(5)排水的排水結構,以避免土體處于飽和狀態并減輕作用于護坡樁(1)上的靜水壓力;在基坑(5)頂部四周可做散水和各排水溝,并在基坑(5)內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排水溝和集水坑與邊壁保留0.5~1.0m的距離,集水坑內積水應及時抽出;
步驟2、沿基坑(5)邊緣均勻排列設置護坡樁(1);
步驟3、將錨桿(3)傾斜打入地層穿過所述護坡樁(1)張拉后通過鎖口梁(6)錨固;
步驟4、在地基土中設置液氮凍土墻(2),通過液氮凍土墻(2)的凍結作用與錨桿(3)錨固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具體工藝如下:
(1)在所述護坡樁(1)外側地基土下方具有所述錨桿(3)的范圍使用垂直鉆機鉆凍結孔,凍結孔呈梅花形布置,孔間距0.6m-0.8m,凍結孔以泥漿護壁鉆進后再在其中布設凍結管(4);
(2)液氮供應槽車設置在地面離凍結位置較近位置,連接包括系統連接管和供液管在內的液氮供給管路,液氮供應槽車經系統連接管和供液管將液氮輸送到凍結管(4)內;
(3)向凍結管(4)供給液氮,地基土開始凍結后在凍結管(4)附近布設測溫管,每天進行測溫以判斷凍結帷幕發展速度,直至液氮凍土墻(2)凍結完成后進行維護凍結;
(4)在基坑(5)中施工完畢后,停止灌注液氮,撤除凍結施工相關設備,施工結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具體工藝如下:
(1)成孔:先對鉆機進行調直,用鉆桿鉆孔至設計標高后停下;
(2)泵壓混凝土:邊提鉆邊泵送混凝土進行灌注,直到孔口;
(3)鋼筋籠制作:鋼筋籠綁扎成型,鋼筋籠豎向鋼筋伸至帽梁長度并超過帽梁中線;
(4)鋼筋籠吊放:混凝土灌注好后,吊起鋼筋籠對準樁孔孔口用力下放,用大功率振動錘將鋼筋籠振送到位后固定;
(5)帽梁施工:護坡樁(1)完成一定數量后,開始帽梁施工,綁扎帽梁鋼筋,梁內側支木模,外側支土模,澆注混凝土并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
(6)樁間土支護施工:編鋼筋網,在相鄰護坡樁(1)鉆孔,在孔中置入壓筋固定在樁上,樁與樁之間擊入0.5m長的鋼筋固定鋼筋網,在鋼筋網上噴射50mm厚的C20混凝土面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具體工藝如下:
(1)錨桿(3)施工場地平整后,錨桿(3)鉆機進場,調整角度,鉆進錨桿(3)布置孔,鉆至設計深度后,抽出鉆桿,移機至下一個孔位;
(2)桿體采用鋼絞線加工而成,桿體中間插入注漿管,錨桿(3)自由段套塑料管并扎牢,插入錨桿(3)布置孔;
(3)桿體插入后注漿,漿液攪漿采用專用攪拌桶攪拌均勻,漿液按設計配制,水灰比為1:0.5,注漿時采用膠泥或編織袋封住孔口,第一次注漿后將塑料管拔出6~8m,二次注漿后可將塑料管全部拔出;
(4)錨桿(3)注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可進行張拉,首先進行試拉,根據試拉結果調整鎖定值,錨桿(3)張拉后對其伸出端以鎖口梁(6)進行錨固。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樁錨與液氮凍土墻復合支護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第(3)步還包括通過液氮儲罐上的散熱板和總閥門控制液氮的壓力和溫度,使用每個凍結管(4)對應進路中設置的截止閥調節凍結管(4)出口的溫度和壓力,液氮儲罐出口的溫度控制在-150℃~-170℃,壓力控制在0.10MPa~0.15MPa,所述凍結管(4)出口的溫度控制在-50℃~-70℃,壓力控制在0.05MPa~0.1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海霖,未經王海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093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