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式施工窗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605130.6 | 申請日: | 2018-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6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夏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承潔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1/60 | 分類號: | E06B1/60;E06B1/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劉香蘭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市桃***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框安裝 凸部 干式施工 窗結構 凸出 嵌入凹槽 窗框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干式施工窗結構,其包括:窗框安裝口,其位于墻主體中;凸部,其位于窗框安裝口的第一側,并朝向窗框安裝口凸出;凹槽,其位于窗框安裝口的第二側,并緊鄰凸部;以及窗框,其嵌入凹槽,并抵靠凸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窗結構,尤其是涉及干式施工窗結構。
背景技術
窗子是現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窗子能允許自然光進入建筑物,以在白天時照明室內。建筑物內的人可視情況需要打開窗子,以增進室內空氣的流通,關閉窗子則能阻擋風雨及塵埃。另外,窗子能讓室內的人看到室外的景觀,讓室內的人放松心情。
圖1是現有的窗結構。在現有技術中,工匠往往會在墻體10上開出表面平整的開口11,然后將窗框12利用釘子13固定在墻體10的開口11中。然而,窗框12和墻體10并未密合,而是形成有空隙,因此,工匠會再利用水泥砂漿或密封膠14填充窗框12與墻體10之間的空隙,以達到防水的目的。
然而,這種單靠水泥砂漿或密封膠14直接填充空隙的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工匠難以判斷縫隙的大小與位置,所以水泥砂漿或密封膠14可能無法完全填滿空隙。這將會造成窗戶在下雨時滲水,而滲入的水可能會導致室內的家具及電器損壞,破壞居家環境。因此,現有的窗結構確實有改進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干式施工窗結構,其包括:窗框安裝口,其位于墻主體中;凸部,其位于窗框安裝口的第一側,并朝向窗框安裝口凸出;凹槽,其位于窗框安裝口的第二側,并緊鄰凸部;以及窗框,其嵌入凹槽,并抵靠凸部。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于凹槽的承載表面上并抵靠凸部,窗框設置在固定板上。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固定件,其將窗框固定于固定板。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固定件的第一表面可對應固定板的表面,固定件的第二表面可對應窗框的表面,且第一表面不平行于第二表面。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固定件可呈L型或V型。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第一鎖固件和第二鎖固件,該第一鎖固件和第二鎖固件分別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分別將固定件鎖固于窗框和固定板。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固定板的表面和固定件的第一表面具有相同的面積。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窗框和固定件一體成形。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填塞壓條,其填塞固定件和墻主體之間所形成的空隙。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密封膠,其填充于空隙被填塞壓條填塞后所剩下的部分,從而阻隔室外的水分滲透空隙。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防水氣密膠,其覆蓋凸部的面向固定板的表面,從而阻擋水分滲透入室內。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密封膠可為硅氧樹脂,第一鎖固件或第二鎖固件可為釘子、螺絲或螺栓。
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可進一步設置有窗板,窗板以可轉動或可滑動的方式設置于窗框上。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墻主體與凸部一體成形。
在本發明的干式施工窗結構中,第一側是靠近室內側,且該第二側是靠近室外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承潔投資有限公司,未經承潔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051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視覺的汽車電動尾門開啟方法
- 下一篇:一種節能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