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嵌聯式防水卷材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97117.0 | 申請日: | 201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8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馮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建榮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E04B1/66;E04D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5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伸長 防水層 防水 混凝土構件 澆筑混凝土 塑料高分子 材料品質 動態變形 防水卷材 防水能力 防水性能 建筑基礎 節能環保 可靠連接 撓曲變形 使用壽命 造價成本 自身安全 保護層 防水肋 上凸起 隧道洞 沉降 加力 出片 墊層 接縫 拒水 抗拉 抗壓 連帶 片材 外墻 網格 組配 破損 混凝土 破裂 建筑物 壓迫 毒害 施工 | ||
本產品選用塑料高分子、組配成具有抗壓抗拉及彈性伸長能力的材料品質,設計出片材上凸起嵌聯顆粒和防水肋組成網格的防水卷材。通過直接澆筑混凝土將片材與混凝土實現可靠連接,與混凝土構件連為一體、共同工作。避免了因建筑物必然存在的不平衡沉降造成基礎撓曲變形,局部加力壓迫造成墊層及保護層破裂、連帶影響防水層破損失效,首先解決了防水層自身安全問題。其次發揮了材料拒水、彈性伸長、高強度接縫等綜合防水能力,可適應和滿足建筑基礎與外墻,以及隧道洞體等在必然的動態變形情況下的防水需要,實現真正可靠的防水目標。它具有結構合理、施工方便、防水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無毒害成分節能環保以及造價成本低的顯著優勢。
技術領域
本產品技術主要涉及地下工程防水領域,包括房屋建筑地下工程、隧道工程及水利工程,也可用于建筑屋面防水等。
背景技術
建筑基礎防水的傳統做法是將防水層做在混凝土墊層上,上面還須澆筑混凝土保護層、然后施工基礎混凝土。所謂地下工程防水就是加一層隔水層而已。如果混凝土不發生變形破壞,夾護之中的防水層不論是卷材或涂料、也不論粘接與否,當然也不會輕易出現失效問題。其所以不斷發生防水失效,必定是防水材料出現了破損。防水材料為什么會很快就破損?唯一原因只能是混凝土發生了變形影響到防水層所致。
基礎混凝土產生不平衡沉降、變形等,將不平衡壓力集中傳給墊層及保護層;墊層下的基土本來難以壓實、又受到地下水浸泡變得虛軟,導致混凝土墊層和保護層很容易被壓裂沉陷、連帶防水保護層一起出現破損。諸如涂刷、鋪貼在墊層上的涂料、粘接于墊層或保護層的卷材,諸如滲透結晶類涂料、SBS類卷材、自粘類防水卷材等等,必定會與墊層及保護層一起隨之下沉、破裂。其片材因無法與混凝土構件有效連接,沒有彈性伸長能力以適應混凝土變形,接縫處強度不足,以及水的長期侵蝕,必然造成接縫開裂、粘接脫落、材料破壞。當前流行的所謂自粘式卷材,無論粘貼在自身不保的保護層或者墊層上,也必定自身難保。且不說化學有機膠料與混凝土無機材料能否能實現有效粘接、能否經受地下水的長期侵蝕,也是個問題。建筑物不平衡沉降是必然的,也是規范允許的,工程沉降觀測所表明,高層建筑在一兩年后的沉降量約為25-35mm范圍,不平衡差異沉降在 15-25mm左右。而10mm的差異沉降就足以將墊層破壞。自防水混凝土因撓曲裂縫也無能為力,所以防水失效問題成為不可避免又無法克服的普遍性現象。
地下工程防水失效問題比例驚人,2012年6月10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曾報道過此類消息,業內也是基本認定。各種房建工程、隧道工程、包括國家重點工程發生的此類事件也是層出不窮。自2004年就在專業雜志上出現了反映和爭論,至今未休。有人對如此防水做法不屑一顧,甚至認為是“勞民傷財”。最后雖然形成了自防水混凝土外加柔性防水卷材的統一做法,但依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見《中國建筑防水》2004-9期-p4、10期-p20、2009-12期-p-35、 12期-p9,以及大量其他相關媒體的此類報道。近年來,地下工程防水失效案例、防水施工新做法、防水新材料、施工新做法、防水界的管理新動向等等,在工程及防水類媒體中始終是個報道重點且連續不斷。)
對工程重點部位的現行防水做法分析如下:
A)、后澆帶防水分析:由于建筑物不平衡沉降的應力往往首先集中出現在后澆帶處,所以后澆帶部位的防水處理是地下工程防水的重點與難點。現有的防水材料更無法適應后澆帶處聚集的混凝土變形和沉降應力,會首先在后澆帶材料接縫破損進水。這也為許多防水失效案例所證實。
B),地下室外墻施工縫防水分析:因建筑物沉降及地下水對回填土的浸泡,回填土沉降大于建筑物沉降,會對外墻面防水層及保護層產生摩擦沖切,回填土下沉出現變形裂隙,導致地下水進入、浸泡防水層。防水層與外墻混凝土的隨機粘接本來就值得懷疑。面對浸水,防水層搭接薄弱處會首先緩慢變性、降解開裂而進水,繼而大面積浸泡腐蝕鋼筋混凝土。使用橡膠遇水膨脹止水條,因其吸水膨脹速率與新澆混凝土的不匹配,反倒會在使用處產生滲漏。鋼板及橡膠止水帶也或因施工質量不保,或因沉降變形會產生裂隙,從而出現滲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建榮,未經馮建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971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