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節毛筆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96196.3 | 申請日: | 201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48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麗;戴玉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南潯煊羽齋湖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3K3/00 | 分類號: | B43K3/00;B43K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陳宙;李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筆桿 桿體 后段 毛筆 筆頭 筆頭結構 中段 竹節 傳統毛筆 自固定 筆套 插套 攜帶 配置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節毛筆,包括有筆桿,所述筆桿的一端插套有筆頭結構,所述筆頭結構包括有桿體以及固定于桿體一端的第一筆頭,所述桿體自固定有第一筆頭的一端起依次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外徑大于前段與后段的外徑,所述前段與后段的外徑尺寸均與筆桿相配合。本發明結構的毛筆無需額外配置筆套,比傳統毛筆短小,方便攜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節毛筆,具體為毛筆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毛筆是我國傳統的書寫工具,而且是我國古代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當今市場上銷售的毛筆多為傳統型毛筆,通常為“一筆配一頭”,且這些毛筆需額外配置筆帽,傳統型的筆帽一般為長度較長且透明的軟體塑料,這樣的筆帽不僅占地而且易丟失,例如:公開號為CN201970643U和CN2895078Y,二者雖都配置了筆帽,但是未對筆帽做固定處理,難免會有遺失的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分段使用的組合式毛筆,本毛筆無需額外配置筆帽,不僅節省空間而且達到了一筆多用的效果,從而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竹節毛筆,可選地,包括有筆桿,所述筆桿的一端插套有筆頭結構,所述筆頭結構包括有桿體以及固定于桿體一端的第一筆頭,所述桿體自固定有第一筆頭的一端起依次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外徑大于前段與后段的外徑,所述前段與后段的外徑尺寸均與筆桿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前段中位置A處外徑為最大,且所述前段自位置A處向兩端的外徑為逐漸縮小,所述位置A處距離中段端面的間距L為前段總長度的1/6~1/5。
進一步地,所述筆桿為分段式的筆桿,且至少為三段,所述分段式筆桿自插套有筆頭結構一端起包括相互插套連接的第一筆桿、第二筆桿和第三筆桿。
進一步地,所述筆桿外部為竹節形且竹節的節點位置為每段筆桿分段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筆桿一端插套有筆頭結構,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筆頭且筆頭位于第二筆桿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筆桿的頂端成型有柱狀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第三筆桿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筆桿、第二筆桿和第三筆桿均為中空的管狀結構且內徑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后段為柱狀桿體,且所述后段與所述第二筆桿和第三筆桿均可插套連接。
本發明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兩端均可的插套在筆桿內部的筆頭結構的專有設計實現了本毛筆無需額外配置筆帽的功能。
2.本發明打破毛筆“一筆配一筆頭”的傳統工藝的制約,在本毛筆筆桿處和筆頭結構中配置了兩種不同規格的筆頭,可寫出不同大小的字。
3.本發明筆桿的分段式的竹節形狀設計,使每個筆頭不需額外配置筆套,不但節省了一定地材料,而且實用性較強,還為使用者握筆的位置提供輔助定位的功能。
4.本發明的筆桿結構中配有印章,無需額外購買印章節省了錢財,具體可根據使用者需要刻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剖面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分解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收納時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使用示意圖。
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南潯煊羽齋湖筆有限公司,未經湖州南潯煊羽齋湖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961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搓起首頁紙張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鉛芯制造的降溫過渡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