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及其試劑盒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94037.X | 申請日: | 201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53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旭;杜慧謙;陳曉巍;王鋒;宋小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維森基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齊云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自貿試***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物 遺傳性耳聾 種檢測 檢測 擴增片段 引物序列 試劑盒 準確度 基因檢測 人力物力 設計引物 特異性強 突變位點 點位置 目標位 擴增 位點 篩選 節約 研究 | ||
本發明涉及基因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及其試劑盒和方法。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包括以下引物對中的任一種或多種: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0所示,其中,按引物序列號從小到大,依次為第1引物對到第15引物對。本發明提供的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經對不同突變位點進行研究,設計引物,進而大量篩選得到。得到的引物對對檢測位點的擴增片段在300?400bp范圍內,且目標位點位置控制在擴增片段的中部,檢測準確度高,穩定性好,并且特異性強。此外,得到的引物對可采用相同的PCR反應程序進行擴增,便于操作的同時進行,提高檢測效率,同時節約人力物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因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及其試劑盒和方法。
背景技術
先天性耳聾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發生率為1‰~3‰,遺傳性因素是引起嬰幼兒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占60%左右。2006年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殘疾人總數為8000萬,其中聽力殘疾者為2670萬,1-7歲聽障兒童約有80萬。遺傳性耳聾可通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線粒體遺傳等方式傳給下一代,無論父母的單方或者雙方是耳聾患者還是健康攜帶者,耳聾基因都會通過父母向子女遺傳,子代都有一定的可能會罹患耳聾疾病。對于一些線粒體遺傳性非綜合征型耳聾相關基因突變攜帶者,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會誘導耳聾的發生。
目前已報道的遺傳性非綜合征耳聾相關基因有近百個,其中GJB2和SLC26A4基因最為重要,占到約30-50%。而在這兩個基因中都存在著高發的熱點突變。與氨基糖苷誘導性耳聾相關的線粒體基因12S rRNA(MT-RNR1)也同樣存在熱點突變。因此,國內外耳聾基因的篩查診斷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最常見的致聾基因及其熱點突變。GJB2是最常見的耳聾基因,其突變譜在不同民族和地區之間具有顯著差異,在中國人群中,最常見的GJB2突變類型為c.235delc、c.299_300delAT以及c.176_191dell6等。SLC26A4與EVA/Pendred綜合征相關,在中國人群中,最常見的SLC26A4耳聾突變類型為c.919-2A>G,其次為p.H723。根據LiQian等2014年文獻報道,對中國漢族301例家族性和703例散發性耳聾患者進行MT-RNR1(m.1555A>G),GJB2和SLC26A4基因序列分析,在45%的家族性耳聾患者和41%的散發性耳聾患者中檢出了上述基因的突變。綜上所述,在中國人群中,特別是新生兒中進行遺傳性耳聾易感基因的檢測,將對提高中國人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目前,公開號為CN201410143676公開了一種中國人群耳聾基因篩查試劑盒及其應用,該公開文本中針對17個常見的耳聾基因作為檢測的對象,但是這17個常見位點未涵蓋其他如512_513insAACG等位點,這些位點在耳聾患者遺傳病因中也占有較高的比例。
故研發出具有高檢測成功效率,高特異性,更大檢測通量的耳聾基因檢測技術,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經多次試驗篩選得到,得到的引物對特異性強,檢測準確度高,穩定性好。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試劑盒,檢測簡便、準確、快速、高效,為遺傳性耳聾的檢測提供便利。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方法,該方法簡單易行,能準確的判斷待檢測位點的突變情況。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檢測遺傳性耳聾的引物對,包括以下引物對中的任一種或多種: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30所示,其中,按引物序列號從小到大,依次為第1引物對到第15引物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維森基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經奧維森基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940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