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式一體化農田原位修復設備及其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90104.0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5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崎峰;蔣林伶;廖長君;涂春艷;張濤;高坤;覃當麟;謝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8 | 分類號: | B09C1/08;A01B49/04;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劉小萍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鈍化劑 深耕 修復 攪拌混合器 設備操作室 原位修復 電動式 后機架 土壤重金屬 無二次污染 有效態含量 動力系統 混勻物料 土壤肥力 土壤結構 污染農田 污染土壤 行走系統 修復效率 運行成本 一體化 農田 存儲箱 懸掛架 土壤 除草 還田 混勻 落下 病蟲害 雜草 能耗 秸稈 安全生產 優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式一體化農田原位修復設備及其修復方法,該設備包括動力系統、設備操作室、行走系統和后機架,后機架上安裝有鈍化劑存儲箱、鈍化劑攪拌混合器,鈍化劑攪拌混合器可將落下的鈍化劑與土壤進行攪拌混合;設備操作室的前方通過懸掛架安裝有雙層深耕系統。本發明實現在施撒鈍化劑和混勻物料之前完成深耕,集成了除草、深耕、撒鈍化劑、混勻等功能于一體,具有修復效率高、能耗低、運行成本低、無二次污染、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等特點,對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修復后的土壤中秸稈和雜草全還田,還能減少病蟲害、增加土壤肥力、優化土壤結構、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屬的有效態含量,實現污染農田的安全生產和作物的產量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電動式一體化農田原位修復設備及其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重金屬被排入環境并在農田中不斷積累。據2014年發布的《全國土壤調查公報》指出,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全國土壤總污染超標率達16.1%,其中耕地土壤最為嚴重,點位超標率為19.4%,污染總面積約為3.94億畝(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全國耕地面積共20.3077億畝),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2015年《土地整治藍皮書:中國土地整治發展研究報告No.2》顯示,我國現有耕地中,有相當數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種。根據資料,我國每年因為重金屬污染造成糧食污染1200萬t,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急需開展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技術及設備研發,推動農田修復的。
與場地修復不同,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是以農田安全生產和作物提質增效為最終目標,因此,需要高效安全的修復技術對農田進行修復。鈍化修復技術具有修復速率快、穩定性好、成本低廉、操作簡單、土壤結構不受干擾等特點,同時不影響農業生產,可以實現邊修復邊生產,尤其適用于修復大面積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適用于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另一方面,深耕是重要的農藝措施,不僅能除去田間雜草、改善土壤結構、促進作物根系生長,還能減少病蟲害、提高土壤肥力,在此基礎上結合鈍化修復,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有效態,實現既能高效深耕又能有效修復農田的目的,最終實現農田的安全生產和作物的提質增效。針對農田修復設備,目前已有許多科學研究和設備研發,但均不能達到既能高效深耕又能有效修復農田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式一體化農田原位修復設備及其修復方法,該修復設備同時具有高效深耕和修復農田的功能,通過本發明方法能實現重金屬污染農田安全生產和作物提質增效。
本發明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電動式一體化農田原位修復設備,它包括動力系統、設備操作室、行走系統、后機架,行走系統安裝在設備操作室的下方,后機架安裝在設備操作室的后方,后機架設置在位于設備運行方向的后側,后機架上安裝有鈍化劑存儲箱、鈍化劑攪拌混合器,鈍化劑存儲箱底部設有導料板,鈍化劑攪拌混合器位于導料板的后方,并可將落下的鈍化劑與土壤進行攪拌混合;所述設備操作室的前方通過懸掛架安裝有位于運行方向前側的雙層深耕系統。
所述導料板的正下方設有盤式撒料器,盤式撒料器安裝在托架上,托架固定于后機架上。
所述鈍化劑攪拌混合器的上方設有固定在后機架上的弧形擋土板。
所述雙層深耕系統包括短軸和長軸,短軸和長軸均安裝在懸掛架上,短軸上安裝有限深輪,長軸上安裝有平行排布的犁柱,每個犁柱上均安裝有上深耕犁和下深耕犁。
所述長軸上設有可調節犁柱安裝間距的調節螺孔;調節螺孔間距為10cm。
所述犁柱數量為2-4個,犁柱與地面的角度為75°-90°,犁柱長度為35-75cm,犁柱的深耕深度為20-60cm。
所述動力系統與蓄電池連接,由蓄電池提供電能,并通過動力系統驅動行走系統以及鈍化劑攪拌混合器、盤式撒料器的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901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