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茶樹下交替套種大球蓋菇和白芨的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88103.2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19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慧;楊雨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洱大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18/00;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寧***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交替 套種 大球蓋菇 白芨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茶樹下交替套種大球蓋菇和白芨的種植方法,涉及植物的栽培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擇兩年以上未種植過大球蓋菇的茶園;在茶園封園當年的10月?11月進行種植大球蓋菇,第二年3月?4月進行采摘后,種植白芨;第三年的9月?10月收獲白芨,同年10月?11月種植大球蓋菇,以此類推。在茶林里進行大球蓋菇、白芨立體種植,茶菌、藥菌結合,合理利用光能資源。茶樹為大球蓋菇、白芨創造了遮蔭保濕的生態環境,大球蓋菇的基質為種植白芨提供了底肥,節省了肥料成本,實現了基質的有效利用,而且白芨只種植在茶樹根部,不影響茶農采摘,提高了茶林土地的使用率,有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的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茶樹下交替套種大球蓋菇和白芨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茶樹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多種植于山區以形成茶園。在茶樹樹齡超過2年以后,茶樹植株成長得較為成熟,在茶株行間形成了大片陰涼區域。此區域陰涼濕潤,易滋生雜草,雜草會奪取茶樹營養,需額外除草。同時茶樹下多以清耕栽培為主,由于有機肥來源少,施用化肥過量且種類單一,易造成茶園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影響茶葉質量。同時茶園通常只采摘春茶,最遲到秋茶,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為茶園停采期,則茶園封園養護,其余時間茶地閑置,浪費了土地資源,土地利用率低。
而大球蓋菇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長快。將大球蓋菇套種到茶樹間,形成立體栽培結構,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在4月結束大球蓋菇種植后,茶樹下就沒有其他作物,無法有效利用園地,連續種植大球蓋菇時易導致土地營養不足,且基質會攜帶病菌,影響大球蓋菇產量。
綜上所述,單一種植茶樹的茶園,多年的種植易導致茶園水土流失和地力衰退,影響茶葉質量,同時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茶園封園養護,其余時間茶地閑置,浪費了土地資源,土地利用率低。茶樹下套種大球蓋菇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但是大球蓋菇在同一地塊只能種植一茬,連續種植易導致土地營養不足,且基質會攜帶病菌,影響大球蓋菇產量,間隔兩年在種植大球蓋菇最為合適。且在4月結束大球蓋菇種植后,茶樹下就沒有其他作物,無法有效利用園地,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茶樹下交替套種大球蓋菇和白芨的種植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茶樹單獨種植或者與大球蓋菇套種經濟效益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在茶樹下交替套種大球蓋菇和白芨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茶園的建立:選擇兩年以上未種植過大球蓋菇的茶園,茶樹高度為80cm-100cm,行距為90cm-120cm,叢距為20cm-40cm;每年9月-11月修剪茶樹頂端;
b)大球蓋菇和白芨的套種:在茶園封園當年的10月-11月,在茶園茶樹下先套種大球蓋菇,并按常規養護大球蓋菇,到第二年3月-4月茶園開封之前,采摘完茶樹下的大球蓋菇,茶園按常規繼續種植采摘,第二年10月再在茶樹下原種植過大球蓋菇的地面套種白芨;第三年的9月-10月收獲白芨,第三年的10月-11月再種植大球蓋菇,則在茶樹下,第1年種植大球蓋菇,第2-3年種養白芨,以此類推的交替套種方式;
所述步驟b)大球蓋菇的種植步驟包括:
整理溝面:以茶樹為中心,往外的40cm-50cm寬的位置,將腐殖土勾出5cm-10cm深的溝;
鋪料播種:鋪栽培料12cm-15cm后,菌種分成拇指大小置于栽培料上,覆蓋6cm-8cm厚的基質;
覆土遮蓋:覆蓋腐殖土3cm-5cm,將打下的小茶枝覆蓋于表面,進行表面淋灑,使土壤水分保持在50%-60%;
出菇采摘:從種植起45-50天出菇,每個月出菇高峰期18天,此間早晚各采摘一次;
所述步驟b)白芨的種植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洱大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寧洱大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81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