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脫網直通模式下的中繼通信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587285.1 | 申請日: | 2018-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72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江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0 | 分類號: | H04W4/80;H04W4/70;H04W76/14;H04W8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羅英;劉芳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通 模式 中繼 通信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脫網直通模式下的中繼通信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第一終端在第一頻率上接收數據,第一終端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給第二終端,所述數據用于所述第二終端在第二頻率上發送出去,第一頻率和第二頻率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一預設頻率間隔。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傳輸數據,為處于脫網直通模式的終端提供中繼服務,實現了脫網直通模式下,僅有不支持中繼模式的手持終端場景下的中繼通訊,拓展了該模式下的通信距離,且相較于現有技術中的車載臺中繼,成本更低,使用更靈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網直通模式(Direct ModeOperation,簡稱:DMO)下的中繼通信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窄帶或寬帶集群終端都具有脫網直通模式,在該模式下,終端之間可以通過窄帶單頻對講方式實現直接的群組語音通信。但是在該模式下終端之間只能直通,不能通過某個終端進行中繼通信,限制了脫網場景下,集群終端的通信范圍。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將兩臺車載臺通過一鍵通(Push to Talk,簡稱:PTT)四線接口連接起來使用,或者采用支持中繼臺模式的車載臺進行中繼。手持集群終端通常既不支持PTT四線,也不支持中繼臺模式,所以無法在只有手持終端的場景下實現脫網直通模式的中繼。而采用車載臺進行中繼成本高,靈活性差,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綜上所述,在只有手持集群終端的場景下無法實現脫網直通模式的中繼,限制了脫網直通模式場景下,集群終端的通信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脫網直通模式下的中繼通信方法及系統,用以解決在僅有不支持中繼模式的手持集群終端的場景下無法實現脫網直通模式的中繼通信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脫網直通模式下的中繼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終端在第一頻率上接收數據;
第一終端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將接收到的數據發送給第二終端,數據用于第二終端在第二頻率上發送出去;
第一頻率和第二頻率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一預設頻率間隔,所述近距離無線通信的頻率與所述第一頻率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二預設頻率間隔,所述近距離無線通信的頻率與所述第二頻率之間的間隔大于所述第二預設頻率間隔。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包括藍牙和/或WIFI。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若第一終端與第二終端之間通過WIFI進行通信,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的距離與WIFI信號的衰減程度有關。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WIFI信號的衰減程度與WIFI信號的發射功率和WIFI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有關;若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均工作在脫網直通模式DMO,則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之間的距離滿足如下公式
Pwifi-RSSIwifi>IDMO+Δf+MDMO
其中,Pwifi為第一終端發射WIFI信號的發射功率,RSSIwifi為第二終端接收WIFI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或者,Pwifi為第二終端發射WIFI信號的發射功率,RSSIwifi為第一終端接收WIFI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IDMO為兩個DMO頻點之間要求的空間隔離度,Δf為WIFI與DMO之間的頻率差異帶來的路損差,MDMO為根據WIFI和DMO天線增益差異引入的余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WIFI信號的衰減程度與WIFI信號的發射功率和WIFI信號的接收信號強度有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72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mMTC業務流量模型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藍牙切換方法及藍牙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