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起霧器的電子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87207.1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4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鄧佩剛;范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4F47/00 | 分類號: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許美紅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通道 起霧器 微加熱器 煙油 管束 煙管 煙嘴 加熱器 電子煙 毛細管 殼體 圓孔 毛細現象 霧化效果 儲油室 電阻絲 可旋轉 原有的 陣列式 重合 儲油 管壁 濺射 兩層 液滴 薄膜 加熱 浸潤 室內 棉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起霧器的電子煙,包括煙嘴、帶氣孔的煙管、起霧器和儲油室;所述帶氣孔的煙管設置在煙嘴和起霧器之間,該帶氣孔的煙管包括兩層帶有相同尺寸圓孔的殼體,其中一層殼體可旋轉,以改變圓孔重合部分而改變氣流大??;所述起霧器包括微通道管束,所述微通道管束包括多個微通道加熱器,所述微通道管束底部置于儲油室內;每個微通道加熱器中間形成毛細管,毛細管的管壁上濺射薄膜微加熱器。本發明將原有的電阻絲和棉花結合的結構用微加熱器和微通道結合的結構作為代替,通過微通道的毛細現象可以使煙油液滴均勻充分的浸潤微加熱器,陣列式的微加熱器可以讓煙油充分的、均勻的加熱,使煙油的霧化效果更好,煙油的利用率更充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MEMS工藝的微納米級鉑膜微加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起霧器的電子煙。
背景技術
具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來中國煙民數量大致在3.5億,隨著中國禁煙令的下發,公共場合吸煙人數在日趨減少,為了緊跟這一利國利民的政策的步伐,大部分煙民開始嘗試應用電子煙這一輔助戒煙設備來降低吸煙數量,較傳統香煙比較電子煙利用加熱霧化電子煙油的作用不僅讓用戶體會吸煙時“吞云吐霧”的快感,同時可以在煙油中加入不同的植物煙油或者中草藥精油等,不僅讓用戶體會到不同的口感,還具有一定的保健的功效,在用戶達到需要口感感覺時將對人體的傷害降到最小,同時電子煙用戶所呼出的“二手煙”的“干凈度”也不似傳統煙草可比,因此近年來電子煙也越來越飽受吸煙人群的追捧。
根據電子煙用戶使用體驗報告我們得知現在市面上的電子煙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普遍用戶反饋電子煙在起霧器上存在壽命短的特點同時影響煙油的耗損量的因素也非常的多,根據現有市面上存在的幾種電子煙起霧器的分析,得到其存在的問題還不僅僅如此,例如,現有起霧器中通過棉花吸油會導致各部受熱不均勻從而產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棉花局部碳化會影響棉花對煙油的棉吸想象的降低;電阻絲和棉花接觸部分的受熱不均勻會導致電阻絲的局部結焦現象等等。這些原因恰恰導致了起霧器壽命不長以及煙油的未得到合理性的利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加熱均勻、提高煙油的利用率、降低能耗的帶起霧器的電子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帶起霧器的電子煙,包括煙嘴、帶氣孔的煙管、起霧器和儲油室;
所述帶氣孔的煙管設置在煙嘴和起霧器之間,該帶氣孔的煙管包括兩層帶有相同尺寸圓孔的殼體,其中一層殼體可旋轉,以改變圓孔重合部分而改變氣流大小;
所述起霧器包括微通道管束,所述微通道管束包括多個微通道加熱器,所述微通道管束底部置于儲油室內;每個微通道加熱器中間形成毛細管,毛細管的管壁上濺射薄膜微加熱器。
接上述技術方案,每個微通道加熱器包括鍵合的兩層硅襯基底,其中一層硅襯基底的鍵合所在面上刻蝕凹槽,凹槽內壁濺射薄膜微加熱器。
接上述技術方案,每個微通道加熱器包括鍵合的兩層硅襯基底,其中一個硅襯基底的鍵合所在面上刻蝕凹槽,另一硅襯底的鍵合所在面上濺射薄膜微加熱器。
接上述技術方案,上層硅襯基底和下層硅襯基底表面均淀積二氧化硅層。
接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凹槽的截面為梯形。
接上述技術方案,多個微通道加熱器呈陣列式排布。
接上述技術方案,濺射薄膜微加熱器的硅襯基底上設有與薄膜微加熱器連接的導電孔,導電孔內填充導電材料,導電孔兩端與電源連接。
接上述技術方案,薄膜微加熱器為MEMS鉑膜。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帶起霧器的電子煙的電子煙起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儲油室中的煙油通過毛細現象進入微通道管束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程大學,未經武漢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72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