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硅包覆氟化釤管套線型納米纖維的制備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583428.1 | 申請日: | 2018-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97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文生;王進賢;李丹;馬千里;于輝;王昕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F9/08 | 分類號: | D01F9/08;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22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納米纖維 管套 復合納米纖維 一維納米材料 二氧化硅 氟化釤 包覆 單軸靜電紡絲 制備技術領域 輔助還原劑 氟化處理 氟化氫銨 活性碳粒 三個步驟 紡絲液 氟化劑 結晶性 加熱 配制 應用 生產 | ||
1.一種二氧化硅包覆氟化釤管套線型納米纖維的制備技術,其特征在于,采用單軸靜電紡絲技術與氟化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高分子模板劑,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為溶劑,氟化試劑使用氟化氫銨NH4HF2,活性碳粒為輔助還原劑,制備產物為SmF3@Void@SiO2管套線型納米纖維,其步驟為:
(1)配制紡絲液
釤源使用的是氧化釤Sm2O3,硅源使用的是正硅酸乙酯TEOS,高分子模板劑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為溶劑,稱取0.9952g Sm2O3,用硝酸HNO3溶解后蒸發,得到Sm(NO3)3,加入8.5200g DMF、0.6000g TEOS和0.9600g PVP,于室溫下磁力攪拌4h,并靜置2h,形成紡絲液;
(2)制備PVP/[Sm(NO3)3+TEOS]原始復合納米纖維
采用單軸靜電紡絲技術,將紡絲液注入一支帶有1mL塑料噴槍頭的10mL注射器中,將一根銅線插入紡絲液中并與高壓直流電源的正極接線柱相連,噴槍頭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以垂直放置的鐵絲網作為接收裝置并接地,用另一根銅線將鐵絲網與高壓直流電源的零電勢接線柱相連,噴槍頭與接收屏鐵絲網的距離為18cm,紡絲電壓為13kV,室內溫度為20-30℃,相對濕度為10%-30%,進行靜電紡絲,隨著溶劑的揮發,在鐵絲網上即可得到PVP/[Sm(NO3)3+TEOS]原始復合納米纖維;
(3)制備SmF3@Void@SiO2管套線型納米纖維
氟化試劑使用氟化氫銨NH4HF2,活性碳粒為輔助還原劑,將氟化氫銨放入坩堝中,上面覆蓋活性碳粒,將所述的PVP/[Sm(NO3)3+TEOS]原始復合納米纖維放在活性碳粒上面,蓋上坩堝蓋子后放入管式爐中,以1℃/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700℃并保溫4h,再以1℃/min的降溫速率降溫至200℃,之后隨爐體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SmF3@Void@SiO2管套線型納米纖維,直徑為510±4nm,長度大于5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二氧化硅包覆氟化釤管套線型納米纖維的制備技術,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模板劑為分子量Mr=9000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理工大學,未經長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58342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糖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疏基功能性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制備方法





